全线出击 集体攻坚
“当前内蒙古营商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各类市场主体反映最强烈、影响地区形象最突出、制约高质量发展最严重的问题,已经成为开启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征程、深化改革开放、加强法治建设和党的建设、净化和修复政治生态非解决不可的问题。”
2月18日,春节长假后的首个工作日,自治区召开了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大会,自治区党委书记石泰峰在大会上深刻指出我区营商环境目前的“痛点”。
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的培育之土,是市场主体的生命之氧,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
近年,全国各地都在加大力气优化营商环境:厦门政务服务推进“一趟不用跑”,开展“减证便民”专项行动;浙江衢州力推“一网通办”,着力打造“掌上办事之城”“无证明办事之城”;广州推动开办企业全面提速,内资企业设立登记“免预约”“零见面”“全天候”“无纸化”……
与这些地区的优化营商环境力度和取得的成效相比,内蒙古无疑是“差等生”。
《中国省份营商环境研究报告2020》显示,内蒙古的营商环境评价总分仅为44.97分,全国排名第25位,远低于当年人均GDP排名,与排第一位的北京市相差33分。
如果说数据不能反映全貌,再来看几个例子。不久前,自治区纪委监委通报了6起损害营商环境典型案例。
这些案例有包头市交通运输管理处土右旗运管所王晓斌、杨帆、王安对行业乱象监管不力,失职失责问题;有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梁吉宏串通投标,扰乱市场秩序问题;有鄂尔多斯市原乌审旗高路公司胜利收费站站长刘院吃拿卡要,索取他人钱财造成不良影响问题……
透过这些案例可知内蒙古营商环境的全貌,正是这些“不作为、乱作为、乱摊派、乱收费”造成了内蒙古的营商环境在全国的排名倒数。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营商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市场主体兴衰、生产要素聚散和发展动能强弱,可以说,在新发展阶段,能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直接牵系于营商环境能否改善。基于这样的研判,自治区党委政府这一次痛下决心,一定要把营商环境搞上去。
一场优化营商环境攻坚战就此在我区打响,全区上下迅速行动。
自治区党委政府强调要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以更大力度和过硬举措扫除营商环境乱象、破除思想观念障碍、革除作风顽疾和腐败沉疴,坚决打好优化营商环境、净化政治生态整体攻坚战。
3月30日零点,国道209线呼和浩特至和林格尔段桃花收费站、南园子收费站,省道104线罗家营至哈乐段水磨收费站撤除,过往车辆开始免费通行。
取消三座收费站是呼和浩特市对履行优化营商环境承诺的响亮回应。
虽为首府,呼和浩特市的营商环境却一直饱受诟病。3月16日,呼和浩特市长贺海东在该市的招商引资项目承诺兑现大会上起身鞠躬道歉并郑重表示:政府必须讲诚信,营商环境要优化。
国道209线呼和浩特至和林格尔段是经营性收费公路,2002年通车,收费年限为25年,收费年限未满就提前拆除实现免费通车,原因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推进,沿线及周边百姓驾车出行需求增加,收费站设置导致的社会矛盾日益增加。桃花收费站距离玉泉区政府4公里、距离昭君博物院仅1.4公里,成了名副其实的“城中收费站”,不仅给百姓带来了经济负担,而且严重制约城市规划发展。为打通这一“瓶颈”,呼和浩特市政府决定回购这段公路的特许经营权。
今年,呼和浩特市将有一揽子优化营商环境的措施出台。包括将出入境、税务、医保、社保等自助服务终端纳入各级综合政务服务大厅,打造“24小时政务超市”。围绕企业从开办到退出“全生命周期”,设置“一件事、一次办”综合服务窗口,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半个工作日;不见面审批事项扩大至100项,50项公共服务、便民服务事项实现移动端办理。全面深化呼包鄂乌协同发展,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四城通办”。
今年1月,包头市荣获“2020年度中国企业营商环境(案例)十佳城市”称号,这是广大企业家为包头市营商环境投下的“信任票”。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包头市近日在政务服务大厅就专门设立了“办不成事”反映窗口。
“办不成事”是指群众、企业线上或线下提交申请材料后,各部门未能按时受理、按时办结或群众两次及以上到各级政府部门、政务大厅未能解决的问题。此举一出,群众拍手称快。
不止呼和浩特和包头,从2月18日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到现在,全区各盟市都相继拿出了优化营商环境路线图。
与此同时,每个厅局也迅速梳理出自己在营商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自治区发改委宣布要在2021年底前推动完成《自治区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任务,启动制定自治区优化营商环境方案3.0版,着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自治区税务局认为自身在推进简政放权、加强监管、做好服务、降低成本等方面存在差距和不足,有持续提高空间。于是,自治区税务局将持续推进减税降费政策直达快享,千方百计帮助市场主体降低成本,着力解决好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短板,让企业得到真金白银的实惠。
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要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开展问题自查,通过多种方式,把真实情况摸上来,把存在问题找出来。目前,全区市场监督管理系统已经开始推行极简审批,真正用最短时间、最快速度、最便捷效率、最有效监管把服务企业和群众的事情一次办好办到位。
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出台了全区自然资源系统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提出进一步优化建设项目用地审查报批流程,并简化房地产遗留问题不动产登记环节,减少群众跑路,压缩办事时间。
国无商不兴。优化营商环境必须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内蒙古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不动产登记等领域改革,实行行政许可和备案事项清单管理,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实行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加大失信惩戒力度,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推进“一网通办”“掌上办”、代办帮办等工作,整合便民服务热线,不断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
好的营商环境对于走好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就像充足的“阳光”、良好的“水源”、清新的“空气”,一样也不能少。
内蒙古知耻而后勇,下定决心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和着力点,全力以赴打好翻身仗,促进营商环境尽快好起来、持续优起来。
除此,别无选择。(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冯雪玉)
优化营商环境 盟市在行动
今年以来,各盟市纷纷打出“组合拳”,全面贯彻落实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精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呼和浩特市:四个“首起来”
“十四五”时期,呼和浩特市优化营商环境,重点在四个“首起来”上持续发力。一是让政务环境“首起来”。突出“服务”“效率”“暖心”3个关键词推进工作。二是让市场环境“首起来”。着力抓好“讲诚信”“守边界”“善监管”3方面工作。三是让法治环境“首起来”。坚持依法依规的原则,推动“找市长”向“找市场”转变、“找门路”向“找政策”转变、“找靠山”向“找法治”转变,切实抓好“依法保护”和“依法打击”2项工作。四是让干部作风“首起来”。坚持首善标准,从“带头讲政治、处处争一流、人人靓‘名片’”3个方面,从严从实推动首府干部作风转变。
包头市:做到四个一流
“十四五”时期,包头市将瞄准最高标准、最高水平,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工作措施,全力打造全方位深层次的一流营商环境。重点是做到四个一流。一是打造一流的政务环境。关键是“两句话,六个字”,即政府改革要继续深化“放管服”,行政行为要加快实现“少快好”。二是打造一流的法治环境。核心是“依法、诚信、公平、透明”四个词。三是打造一流的产业环境。核心是“市场、要素、生态、氛围”四个词。四是打造一流的城市环境。主要是“生态美、便利化、品质化”三个关键词。
鄂尔多斯市:全面推行“四办”
近日,鄂尔多斯市优化营商环境“施工图”出炉,就提升政府效能方面打出“组合拳”。全面推行“一网办”“掌上办”“一次办”“帮您办”,着力解决部分领域审批手续繁琐、办理时间过长、效率偏低等问题。深化政务服务流程再造、数据共享,90%以上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加大公共服务应用整合力度,50项高频事项接入“蒙速办”移动端。全面推行投资项目帮办代办制,实现由“企业跑”变“政府跑”。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效率,工业园区低风险小型项目3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
乌兰察布市:实施四个硬措施
乌兰察布市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以硬作风硬责任硬举措坚决打好优化营商环境、净化政治生态整体攻坚战。一是立足解决巡视中发现的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系统重构办事流程和业务流程,不折不扣减环节、减时间、减材料、减跑动、减成本。二是把“一门、一号、一网、一窗、一次”改革作为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增强业务、数据、线上线下融合度。三是把2021年作为全市“优化营商环境作风整治年”和“全员招商年”,加快引进一批在数字经济、绿色经济、枢纽经济、区域经济和现代能源经济领域的好项目、大项目。四是把“12345”政务服务热线平台打造成为接收、传递、督办、解决、评估、研判社情民意的综合平台。
锡林郭勒盟:强化服务三化
锡林郭勒盟围绕解决企业和群众“办事难”问题,着力优化政务服务环境。一是行政审批标准化。二是企业开办便捷化。在盟、旗两级政务中心和政务服务网站分别开设了“企业开办服务专区”,企业开办工商登记事项办理时间不超过0.5天,印章刻制时间不超过0.5天,申领发票时间不超过0.5天。三是办税(缴费)便利化。构建以“网上办税和移动办税为主、实体大厅和自助办税为辅”的“2+2”办税服务新体系,实现办税大厅、自助终端、WEB端、客户端、微信、支付宝、移动APP等多种服务渠道的有机结合,80%主要办税事实现网上办。
阿拉善盟:做实“三集中三到位”
以“提质增效”为目标,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认真落实“三集中三到位”,盟本级、三旗两区政务服务实体大厅实现全覆盖,目前盟旗(区)133个部门的2964项政务服务事项完成入驻,实现了应进必进。同步推进“线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推广使用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好差评”“综合一窗受理”“互联网+监管”等平台和蒙速办App,3322项行政审批事项实现了网上全程办理,网上可办事率超过90%。出台优化营商环境“32条”,明确时间压减、材料压缩的“硬指标”,通过5个方面的32条具体举措逐一推进落实。推行政务服务盟域通办服务模式,目前已实现24个主项134个子项异地办理、就近可办。
巴彦淖尔市: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
巴彦淖尔市将今年确定为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年,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年内再新增100个“一件事一次办”事项,提升农村牧区群众办事便利度。积极主动开展好黄河流域五省十市“跨省通办”,让更多群众关注的高频事项实现异地可办。打造12345政府服务热线升级版,实现政务服务机器人走进农村牧区千家万户。进一步完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功能,实现并推行远程异地评标方式;加快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互联网+监管”应用,推进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加强电子证照汇集和应用,全面提升网上办事水平。
赤峰市:聚焦三个着力
3月26日上午,赤峰市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暨“政策落实年”启动大会要求,要着力净化政治生态,把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贯穿始终,开展好营商环境作风问题大整治,对营商环境问题背后的腐败问题全面起底、全面彻查,以好的政治生态祛除营商病态,以良好的工作作风引来发展东风。要着力提升行政服务效能,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深化行政审批改革,持续为市场主体发展破障碍、去烦疴、筑坦途。要着力强化司法保障、加强诚信建设、推动政策措施落实,为推动新时代赤峰高质量发展提供高水平的环境保障。
乌海市:抓实三大行动
乌海市优化营商环境要从三个大的方面抓紧抓好抓实。一是坚持问题导向,下决心补短板。二是坚持目标导向,树恒心抓强项。其中包括要持续提高行政服务效能,围绕“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大胆创新,确保实现“五减、三最”(减环节、减时间、减材料、减跑动、减成本,要件最精、环节最简、时限最短);要持续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全面落实援企惠企、减税降费政策。三是坚持结果导向,增信心促提升。要着力营造公平竞争发展环境,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坚决破除民间投资进入相关领域的不合理限制和隐性壁垒。
此外,其它各盟市也都积极行动。通辽市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纷纷发起优化营商环境公开承诺,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制定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十三条措施,呼伦贝尔市印发《呼伦贝尔市2021年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要点》的通知,下大力气优化营商环境,净化政治生态。(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王连英)
【专家点评】
以优良营商环境
“护航”高质量发展
□曹永萍
市场经济是“候鸟经济”,哪里的环境优,服务质量好,办事效率高,投资成本低,企业就到哪里发展,资金就往哪里聚集,人才和技术就往哪里流动,发展就会更有活力。我区作为边疆民族地区、欠发达地区,与发达省市比较,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创新能力不强,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中小企业经营困难,民间投资增势疲弱,地区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这些差距的产生,都与营商环境欠优、“放管服”改革滞后而导致的矛盾和问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把优化营商环境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就是因为当前内蒙古营商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各类市场主体反映最强烈、影响地区形象最突出、制约高质量发展最严重的问题。在新发展阶段,我区迫切需要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和保障,加快破除制约发展动力活力的障碍,增强区域经济的竞争力。
从全国营商环境评价的结果看,内蒙古的营商环境在全国垫底,导致营商环境不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政府职能部门意识缺失,与先进发达地区相比,自治区各地区各部门在营商环境建设过程中服务意识、诚信意识、法治意识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二是自治区中小企业融资难、招工难、用工贵问题较为突出,扶持政策难落实,缺乏公平竞争环境。三是政务效率不够高。审批环节手续烦琐、材料多,跨部门的审批权责清单、审批流程不统一,办事“难、繁、慢”,服务不到位、效率低。四是政策措施不具体不配套。一些政策过于宏观、操作性不强,地方和部门未能及时出台配套措施、操作细则,造成政策难以实施。
“十四五”期间,要牢固树立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高综合竞争力的理念,以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为核心,以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为宗旨。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对标先进找差距、立足实际补短板,聚焦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着力解决企业反映突出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公平参与市场竞争,营造有利于集聚先进生产力和生产要素的营商环境,使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竞相迸发。一是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纵深推进简政放权,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抓紧清理多头重复审批,下决心取消不必要审批,改革创新审批方式,继续下放基层能够行使好的权力。二是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中面临的用电、物流等生产经营成本偏高,社保等费用负担重、中小企业贷款难融资贵等“痛点”,切实降低企业制度性成本,缓解要素成本过高的问题,助推企业轻装上阵。三是把制度环境建设作为营商环境的保障,进一步完善内蒙古区域营商环境评价体系,透过评价结果精准识别制约市场主体发展的制度短板,完善制度、加强监管,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打造出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充分释放市场主体活力。(作者系内蒙古宏观经济研究中心高级经济师)
优化营商环境进行时
●2020年5月8日,全区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门户暨“蒙速办”APP正式上线。“蒙速办”移动端APP是自治区政府打造的全区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由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共建共用,为广大群众和企业办事提供“一站式”掌上查询、掌上预约、掌上办理、掌上评价的全流程在线政务服务。
● 2020年7月23日,自治区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内蒙古自治区基层综合行政执法条例》,赋予乡镇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基层综合行政执法主体资格,自治区政府以赋权清单形式,将99项执法权力下放到基层。
●2020年9月6日至11月30日,自治区派出4个巡视组,对全区12个盟市优化营商环境开展专项巡视,共发现重点问题327个,移交立行立改问题82个。
● 2020年底前,自治区实现了第一批58项事项“跨省通办”,包括机动车驾驶证公证、失业登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正常退休提取住房公积金、排污许可等,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和各类市场主体多个领域的异地办事需求。旗县级以上政务服务管理机构还设置了“跨省通办”窗口,配备相应的设备和人员,有条件的地区正在向苏木乡镇(街道)、嘎查村(社区)和园区延伸,并提供物流和支付渠道。
●2021年1月17日,第十八届中国企业发展论坛第八次中国企业营商环境峰会在京举行,包头市以优异的营商环境“成绩单”荣获“2020年度中国企业营商环境(案例)十佳城市”称号,成为内蒙古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
●2021年2月18日,春节后首个工作日,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召开,会议强调要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以更大力度和过硬举措扫除营商环境乱象、破除思想观念障碍、革除作风顽疾和腐败沉疴,坚决打好优化营商环境、净化政治生态整体攻坚战。
●2021年4月8日,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发布《内蒙古法院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具体措施(三十条)》(以下简称《措施》)。《措施》聚焦企业和群众诉求,分别从全流程优化诉讼服务、强化重点难点问题集中攻坚、突出加强企业和企业负责人权益保护、注重基础机制建设和机制协调配套、注重强化监督制约促进措施落实等方面,对完善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作出要求,为自治区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毛锴彦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