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崖之上》票房口碑双丰收观影团群友:“久违的老谋子又回来了”
内蒙古新闻网  21-05-11 09:26  【打印本页】  来源:呼和浩特晚报

  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让2021年迎来了史上最挤的“五一”档,5天假期共有10余部影片集中上映,而由张艺谋导演的悬疑类影片《悬崖之上》领跑同档期全平台口碑第一。在好口碑的发酵下影片一路逆袭,实现票房口碑双丰收。截止到5月10日上午8时许,《悬崖之上》票房已达7.63亿,对于这部影片呼和浩特晚报观影团的群友纷纷表示“久违的张导又回来了。”

  推荐理由:

  ☆☆☆☆适合人群:

  1、喜欢大场面电影的影迷一定要去看;2、喜欢看实力派演员演技的影迷不要错过;3、影片可以作为党建活动类影片观看。

  影片介绍:

  《悬崖之上》是导演张艺谋执导的首部谍战电影,该片集结了张译、于和伟、秦海璐、朱亚文、倪大红、雷佳音、沙溢等实力派阵容。该片改编自全勇先的原创故事,以1931年的哈尔滨为背景,讲述了共产党特工前往哈尔滨执行秘密任务,在身陷绝境之中不畏牺牲,与敌人斗智斗勇,最终完成使命的故事。

  张导的感觉又回来了

  最近几年,张艺谋导演像是上了发条的电影机器,源源不断地产出各种类型的片子,然而一路看下来,影迷发现在众多的作品中,很少再能找到一部像《大红灯笼高高挂》或者《一个都不能少》这样的作品。直到这部《悬崖之上》的上映,让影迷感觉曾经的那个张艺谋又回来了。

  观影团群友“旺仔”:“纵观张艺谋的创作,他一直在为小人物立传,他的镜头下,普通个体为了活下去,要么紧跟时代与社会的步伐,要么向权威与秩序发出挑战,比如《活着》《秋菊打官司》等。张艺谋导演最擅长的就是把小人物放大,这部《悬崖之上》,张艺谋通过儿女情长去让故事发展下去,令他们的崇高动机更加感人。”

  从2006年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开始,张艺谋的电影就开始变得让影迷失望,从2006年到这部《悬崖之上》,20年的时间里,张艺谋导演拍了9部作品,其中《三枪拍案惊奇》应该是这9部作品中最差的。如果说时间太长,那我们从张艺谋最近的4部作品:《长城》《影》《我和我的家乡》《一秒钟说起》,《长城》的口碑有多差就不用说了,《我和我的家乡》是一个导演集锦献礼片,没有可比性,《一秒钟》争议颇多,同为商业片的《影》则颇有当年《英雄》的味道,简言之,美观有余,内容不足,还是过于炫技和形而上了。直到这部《悬崖之上》才算是给他挣回来一些口碑。

  观影团群友“lucky鑫”:“一部超强阵容的谍战力作!整部电影最精彩之处,就是细节,人物的微妙表情,隐秘的动作、眼神,面部抽动,都输送出大量的信息,不需要言语。人物情节之间环环相扣,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卧底无处不在,每个人的眼神都不简单,上下抖动、猜忌,看似是一场战争,实则是大人物的内心战,倪大红对于和伟的斜视,让人看得心惊肉跳,不由地紧张。张译电击时的翻白眼,肌肉的颤抖,完全看不出来是演的,仿佛真的被电击,让观影者看得心疼。张艺谋导演的电影,每一部都与众不同,《悬崖之上》这部电影,看完感触最深的就是细节,阅历多的与阅历少的,在很多细节之处就可以看出来,这是一部很独特的谍战电影!”

  老戏骨拼的就是好演技

  张译、于和伟、秦海璐、朱亚文、倪大红,相比流量明星,光看这个名字就会吸引很多影迷去观看这部电影。这也是《悬崖之上》的另外一个卖点——拼演技。确实,这部影片不光主演的演技炸裂,就连配角的演技也让观众折服。对于演员演技方面,呼和浩特晚报观影团群友“萍”表示:“看着戏骨之间的飙戏,真的太过瘾了。李乃文、于和伟、余皑磊、周晓帆,这几个饰演特务的演员,身上都是亦正亦邪,就是让观众一看,很难判断是好人还是坏人,尤其是倪大红和于和伟,二人一正一反,角色眼神的错误都可能惹来全盘崩溃,步步为营的气氛让荧幕前的观众大气都不敢出。”

  此外,同以往的谍战类题材的影片不同,《悬崖之上》以群像化的呈现塑造了影片中各具特色和个性的共产党特工形象,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叙事线和感情线,同时又用亲情、爱情、战友情等复杂的情感关系,将每个主人公一一串联。

  观影团群友“Pluto”:“这部电影不同于以往的谍战片的套路,‘任务’只是对这个故事的一个聚焦,更多的是讲述在任务过程中主角的团队合作、自救或者是对队友的营救以及与敌人的较量。整部电影节奏明快、剧情环环相扣,张译与于和伟饰演的张宪臣一明一暗,各位实力派演员感染力爆棚,令影迷为那个时代的无名英雄致敬。”(记者王劭凯)


[责任编辑: 王彤]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