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左中旗公安局成功阻止4起电诈案件
内蒙古新闻网  21-05-20 18:22  【打印本页】  来源:通辽日报

  科左中旗公安局反电诈中心正式运行以来,先后接到上级下发的涉诈预警信息以及反诈中心深度研判的潜在受骗预警400余条,接到群众的报警和咨询电话100余次,全部及时做出了应急处置。日前,辖区派出所成功阻止4起电诈案件的发生,以实际行动增强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

  莫受“好友”引诱小心骗子下了套

  近日,白兴吐派出所接到电诈高危预警信息,辖区群众存在被骗风险。接到预警信息后联系群众,进行劝阻。

  经查,白兴吐辖区群众董某微信上收到昵称为“小红帽”的美女头像的微信主动添加好友,之后“小红帽”为董某发来“满堂彩”的APP链接。董某按照“小红帽”的指引,下载了“满堂彩”的APP,然后进行了账户注册。民警得知情况,立即进行制止,向其解释该APP是属于赌博类金融诈骗,董某立即卸载该软件,删除了为其发链接的微信好友“小红帽”。

  警惕网络贷款低门槛+高额贷款

  图布信派出所接到电诈高危预警,接到报警后立即联系辖区群众,并进行劝阻。

  经查,图布信辖区群众蒋某利用手机下载“栗果”软件,软件注册后,客服称账户绑定银行卡和身份信息就能下来高额贷款,直接微信到账。民警查看蒋先生手机上的贷款APP以及客服聊天记录,确认这是一起典型的网贷电信诈骗。民警见其仍有被骗的可能,遂将以往的类似诈骗案例,诈骗手法一一讲解。蒋某听完后庆幸派出所民警来家里才避免“破财”,最终卸载了相关软件。

  水滴保“免费保险”是噱头,还是套路?

  “被1元的优惠价格‘骗进来’,却掉进了每月扣费的陷阱。”代力吉派出所接到中危预警信息,辖区群众可能存在被骗风险。

  接到预警后,派出所民警立即联系辖区群众王某。经查,辖区后查巴登嘎查的王某,无意间在手机上下载百万医疗保险APP,首页弹出“首月1元,可获‘600万医疗保障’”字幕,领取完“意外险”后,页面上马上跳出了一个红包形状的弹窗广告,上面写着“亲,请查看600万医疗保障”,并附带一个写着“开”的按钮。点击该广告,屏幕上出现了“您还缺少以下保障”“水滴用户特权”“首月1元,次月40元/月起”等字样。在这次投保过程中,民警发现,在领取免费保险时曾填写的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与本人关系等四条信息已经被默认填选好。其他诸如有无医保、缴费方式等也都处于默认选项。这大大的简化了投保流程,使用者如果不断快速点击同意选项,能够在1分钟左右快速完成投保。且首次投保,只需支付1元钱。但后期每个月从王某手机自动扣除45.3元的保险费,“被1元的优惠价格‘骗进来’,却掉进了每月扣费的陷阱。”在民警的精心劝导下王某已退保,王某及家属感谢民警及时劝导,及时止损。

  “刷视频点赞返利”是骗局

  近日,腰林毛都派出所民警深入辖区走访,宣传电诈活动中,发现辖区群众何某有异常,在民警细问下得知:何某在手机上收到一条内容为“刷视频点赞返利”的短信,随后何某通过短信链接添加了微信客服人员,在“客服”指引下手机上下载了“赞丽生活、币快报、善盾”等多个APP,并均为绑定了其身份证、银行卡等重要个人信息。民警通过典型案例为何某讲解电信诈骗的操作过程、形式、手段、危害,何某在民警的阻止下立即卸载了相关软件,及时制止了一起电信诈骗案。(付晓霞 吴立新)

 


[责任编辑: 萨其拉图]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