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平台 深化合作——乌海市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
内蒙古新闻网  21-05-24 10:25  【打印本页】  来源:乌海日报

  近年来,乌海市聚焦开放合作搞创新,围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深化产学研科技合作,不断培育壮大科技创新载体,以科技创新推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走深走实。

  日前,乌海市兰州大学技术转移中心的工作人员来到黄河西岸,进行“无芒隐子草”的培育种植试验。据了解,无芒隐子草具有耐旱、耐寒、抗热、管理成本低等优点,实验成功后,可在我市大范围推广,提高防沙治沙质量和成效。

  据了解,乌海市兰州大学技术转移中心2019年挂牌以来,充分运用兰州大学科研技术,围绕煤化工、氯碱化工、环境治理等产业提供技术支撑、项目设计和审批申报等服务。得益于这一平台,2020年,佳瑞米固废回收项目和广纳绿色矿山项目成功落地,极大地解决了企业面临的节能减排、生态环保等方面的问题。

  乌海市不断积聚创新要素、持续激发创新动力、转化优秀科技成果,助力创新技术孵化和创新项目落地,吸引了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兰州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高校、科研机构及创新团队在我市开展科技创新相关工作。

  乌海市还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投入,搭建平台,深化合作,创新创业氛围日益浓厚,创新实力显著提升。2019年,乌海市科技创新中心挂牌成立,成为我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高效平台。

  市科创中心围绕产业发展,组织了多个重大科技成果的引进和推广,并积极引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研究开发中心的高新技术成果在我市转化。同时,搭建起科研合作平台,帮助和支持科创型中小企业成长与发展,为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

  目前,该中心已入驻的科研单位有中国工程院金涌院士科研团队、中国工程院南志标院士科研团队、中国科学院武强院士科研团队、中科院工业废水处理科研团队和八戒科技等团队。

  市科创中心负责人岳丽华说:“我们主要将科研团队的科技成果与我市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需求做精准对接,同时以金融加科技的模式,助推我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精准落地,促进企业良性发展。”

  近年来,乌海市采取“异地孵化、乌海转化”的发展战略,不断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截至目前,已在西安、广东、大连等地建成8家“异地孵化、乌海转化”中心。内蒙古金科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已与东华大学签订合作协议,东华大学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研成果将在该企业进行推广应用。陕西科技大学与内蒙古澍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的年产3000吨锂电池回收再利用等项目已经落地。3项抗疫先进技术成果转化落地我市。其中,“一种处置医疗废弃物的系统”和“疫情防控系统”科技抗疫先进技术成果被推荐至国家科技部。

  乌海市还不断利用科技创新推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走深走实。

  京运通新材料公司作为乌海市引进的新兴产业项目之一,逐步淘汰产能低、能耗高的单晶设备,引进了100多台国内先进的软轴单晶炉,每台单晶炉日产能可提高20公斤至30公斤。总投资8000多万元的氩气回收项目可回收利用生产过程所需氩气,达到循环利用的效果,为公司每年能够节约2500多万元。

  近年来,我市形成了完善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为抓手,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由2017年的14家增至2020年的30家。并建立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目前入库企业达40家。全市科技平台载体取得突破性进展,建成自治区首个盟市级科技创新中心,共建成自治区级研发中心24家、自治区众创空间试点(培育)7家、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列入自治区重点实验室批准建设名单1家。

  今后,我市将建立动态监测系统,引导企业加大企业研发力度,培育其创新的意识,深入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助推我市经济转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段维娜)


[责任编辑: 萨其拉图]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