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种植的西红柿丰收了。徐俊峰摄
锡尼河西苏木巴彦呼硕嘎查卫生室让牧民就医更加方便。
阿荣旗现代农业
专业技术人员在为养殖户家中的鸡雏打疫苗。
陈巴尔虎旗医务工作者为牧民群众提供免费医疗服务。
北京援蒙挂职干部到尼尔基镇调研温室项目运营情况。
对待羔羊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李慧摄
贫困户种植的蔬菜大棚。
蜂蜜丰收啦。宋丽丽摄
奋进脱贫路,旧貌换新颜。
2020年底,随着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人口清零;286个贫困嘎查村全部出列,2个国贫旗、4个区贫旗市全部摘帽退出,呼伦贝尔取得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
2013至2020年这8年间,呼伦贝尔市累计完成脱贫任务51265户131198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收入由2014年的2990元增加到2020年的13840元,年均增幅29.1%。困难群众医疗、教育、住房等问题得到全面保障,生活得到全面改善。
合力攻坚战贫困
鄂伦春自治旗是全国第一个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旗,自然气候条件恶劣、农村基础设施差、产业发展水平低。2011年该旗被纳入国家重点贫困县,也是呼伦贝尔市唯一一个自治区级深度贫困旗县。从此,更多的扶贫资源和力量汇聚到这里。
3年前,马艾飞担任了鄂伦春自治旗扶贫开发办党组书记、主任,成为脱贫攻坚大军中的一员。建立旗级扶贫产业园和电商平台,解决贫困人口就近就业和扶贫产品销售等难题;商定食用菌和中草药双轮驱动的特色扶贫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带领贫困人口通过产业脱贫;对接中国地质调查局,解决8个村村民安全饮水问题……
3年来,马艾飞足迹踏遍全旗74个有贫困人口的行政村,与扶贫一线同志们一起攻坚拔寨,破解了一个又一个脱贫攻坚难题,实现了全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上下同心,尽锐出战。
呼伦贝尔市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扶贫”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责任制,全市21位厅级领导包联10个旗市区并成立包联组,145个市直部门、驻市单位向包扶苏木乡镇派驻83支脱贫攻坚工作支队。
全市476个驻村工作队,1801人驻村干部,11455人帮扶责任人,共同在脱贫攻坚中发力,用辛苦指数换来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脱贫攻坚不是当地党委、政府的“独角戏”,而是全社会的“大合唱”。
呼伦贝尔市工商联牵头组织实施“万企帮万村”行动,动员民营企业及商会等投身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累计投入各类帮扶资金2071余万元,惠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634人。
社会各界加入脱贫攻坚行列,汇聚起了脱贫攻坚的强大力量。
贫困堡垒逐个攻破,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在呼伦贝尔,贫困人口全部实现吃、穿不愁;贫困家庭子女义务教育有保障全部实现,全市范围内无因贫失学辍学学生,贫困地区225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完成改造;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全部实现,符合救治条件的贫困患者做到应治尽治,贫困慢病患者签约服务实现应签尽签;1222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告别危房住进新房,45271名贫困人口喝上放心水……
开对药方拔穷根
2018年以来,北京市西城区卫生健康委组织8家医疗卫生单位与鄂伦春自治旗14家医疗单位建立帮扶关系,重点在医院管理、完善人才梯队建设、助力重点学科等方面予以提升和打造。西城区累计选派医护人员47人到鄂伦春自治旗开展医疗帮扶工作,鄂伦春自治旗选派57名医护人员赴西城区跟岗学习。通过传帮带,西城区的医疗技术和医疗理念留在了鄂伦春,打造了多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叫心手相牵。
2018年以来,京蒙扶贫协作进一步深化,北京市、区两级累计向呼伦贝尔市及鄂伦春自治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投入财政资金和社会各界资金共计3.05亿元,实施项目231个,累计受益贫困人口8.1万余人次,为两个旗县如期摘帽发挥重要作用。
打铁还需自身硬,呼伦贝尔市立足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结合资源优势,大力推进产业发展,强化“造血”功能,全市发展动力不断增强。
4月底,走进位于阿荣旗音河乡的有机蔬菜基地,40个大棚有序排列,蔬菜大棚里各种蔬菜长势良好,10个草莓大棚内成熟的草莓鲜红欲滴,前来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
据了解,这些大棚都交给了专业的公司经营,全乡8个村集体每年保底收入80万元,还带动20多户贫困人口就业,户均增收1.5万元。不仅如此,公司每年还要为30到50名当地群众培训农业技术,帮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实现就业创业。
这边的有机蔬菜基地热火朝天,另一边,音河村的永昌黑木耳专业合作社刚刚采摘完一批滑子菇。卖菌、制菌袋带动当地90户贫困户和残疾人口实现就业增收。同时合作社还通过相关项目资金扶持,带动村里贫困户发展木耳产业,在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带动了群众增收致富。
因地制宜、精准施策,音河乡形成了“三带一中心”发展格局,即有机蔬菜禽类种养殖带、食用菌种植带、中草药种植带和以富吉村为龙头的旅游休闲中心,不断拓宽增收途径,建立健全长效、稳定、持续的产业脱贫保障机制,形成了村村有脱贫产业项目、人人有增收门路的良好局面。
贫有百样,困有千种。脱贫攻坚,重在精准。
加强劳务协作,提高就业质量;聚焦暖心助农,推进消费扶贫;把扶贫同扶志、扶智紧密结合,激发内生动力;通过技能培训提升脱贫能力……对不同原因、不同类型的贫困,采取不同的脱贫措施对症下药,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8年来,全市累计投入各级各类财政扶贫资金63.6亿元,实施产业扶贫项目3124个,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实现产业扶贫全覆盖。累计实现贫困人口就业7万余人次。易地扶贫搬迁全市完成2345户6121名贫困人口、3076套安置住房的建设任务,累计投入6136万元用于解决后续产业发展、稳定就业和配套建设。
巩固成果谋振兴
贫困的“帽子”虽然摘了,但是担子不能卸。
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继续执行现有帮扶政策,做到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
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建立分级预警机制动态管理,健全防止返贫致贫研判帮扶机制,分析返贫致贫风险,落实产业、就业、综合保障、扶贫扶智等帮扶措施。
加强对农村牧区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重点针对农村牧区低保对象、特困人员、易返贫致贫人口,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农村牧区低收入人口开展动态监测。
脱贫只是迈向幸福生活的第一步,还要铺好发展致富路。
在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阿尔拉镇阿尔哈浅村48.6兆瓦光伏扶贫电站,一排排蓝色的太阳能电板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
光伏电站晒着太阳就能发电,让周边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光伏产业被当地群众形象的称为“种太阳”。
光伏发电产业扶贫项目是新时期精准扶贫国家扶持的重点项目,具有低碳环保、收益稳定的特点。阿尔哈浅村光伏扶贫电站项目总投资2.85亿元,目前年均发电6880万千瓦时,实现销售收入5160万元。项目辐射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阿荣旗、新巴尔虎左旗等旗县,每年扶持无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1948户,年户均增收3000元。
在呼伦贝尔,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为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呼伦贝尔不断拓展产业扶贫项目领域,完善带贫减贫机制,实现持续增收,防止返贫和产生新的贫困。
同时,呼伦贝尔持续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扎实做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改善,抓好财政投入、金融服务等政策衔接,深化京蒙协作,积极引导更广泛的社会力量投身乡村振兴。(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马少林 李玉琢 霍晓庆 乌日柴呼 郭慧超 伊舒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