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生活 百姓故事】阿木吉拉图:我是快乐的放牧人
内蒙古新闻网  21-05-27 10:53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

  5月中旬,天气转暖,一眼望不到边的草原雨后长出了新绿。油嫩的小草、各色的野花舒展着筋骨,仿佛做好了拔高望远的准备,草原再现生机盎然的美丽景象。

  草原上牧民们迎来了最为繁忙的丰收季。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巴彦哈达苏木呼和道布嘎查牧民阿木吉拉图正在忙着今年的“丰收会”。给马驹儿打印子、为牛犊剪耳记、撬羊羔……因为牲畜数量较多,亲戚朋友都过来帮忙,虽然忙累,但丰收的喜悦挂在牧民们的脸上。

  说起现在的畜牧业,39岁的阿木吉拉图总是满面赞许的表情,回想起小时候父母的辛苦,他更是连声感叹。50多年前,阿木吉拉图的父亲李春生作为一名下乡汉族知青,来到陈巴尔虎旗巴彦哈达苏木呼和道布嘎查当会计。与乌仁赛汗相爱成婚后,李春生便辞去了工作,成了一名真正的牧民。在阿木吉拉图儿时的记忆中,父母从事牧业生产养育一家,生活十分难苦。家中的5个孩子中,阿木吉拉图是最小的一个。为了减轻家中的生活压力,懂事的阿木吉拉图在初中二年级的时候选择辍学回家,帮助父母经营家中的牲畜,打理自家的牧业。

幸福的一家人。
牧归。

  “牲畜过冬越春最难了,那时候基础设施差,棚圈多为草棚、木架棚。数九寒天牲畜冻得挤在一起,赶上白灾和白毛风、草料跟不上,辛辛苦苦喂养的牲畜就有可能被冻死,春季接羔成活率也较低。做畜牧业的牧民们大冬天的辛苦就更没法形容了。”阿木吉拉图回忆说。直到现在阿木吉拉图仍然清晰地记得,有一年,数九寒天,他外出拉草返回途中拖拉机坏了。那时候没有通讯设备,天色已黑,他只好在草地上挖个坑,铺垫上草取暖,艰难地熬过一夜。现在开车一个多小时的路程,那个时候拉草至少要走上两天两夜。谈到过去,阿木吉拉图很是感慨,说起现在,他掩不住面露幸福的笑容。

  党和国家的好政策不仅使牧区发生了变化,更改变了基层牧民的生活。国家开始发放草场补贴后,阿木吉拉图的四口之家经济条件明显好转。他家陆续购买了大型打草设备、圆捆机械和大型拖拉机、汽车,通过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现代肉羊项目和兴边富民项目,建起了2座标准化棚圈,打了机井。在阿木吉拉图夫妻二人的辛勤经营下,他家的牲畜也从最开始的18头牛、208头羊,发展到现在的1200多只羊、60多头牛、60匹马。不算每年国家给他家6670亩草场发放的补贴,每年靠牧业收入能达到20多万元。阿木吉拉图在旗里买了楼房,闲暇时间,他和妻子还会参加苏木和嘎查举办的一些群众性文化活动,日子过得殷实又红火。

  近年来,国家出台越来越多的惠农惠牧政策,为牧民踏实走好畜牧业发展之路提供了保障,从过去的“愁苦难”到现在的“福乐富”。现代化的畜牧业的发展,让阿木吉拉图看到了美好的生活前景,他用“快乐的放牧人”形容自己现在的新生活。(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李玉琢通讯员嘎毕拉宝音那都楞仓)


[责任编辑: 王彤]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