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访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办公室副主任额尔敦朝鲁
内蒙古新闻网  21-05-30 08:37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

  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如何在现代化新征程中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记者采访了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办公室副主任额尔敦朝鲁。

  “文化认同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一个民族富有凝聚力的保障,只有增强文化认同,才能促进各民族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我们在全区各族干部群众中深入持久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宣传教育,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积极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规,为民族团结、边疆稳固贡献力量。”额尔敦朝鲁介绍说。

  额尔敦朝鲁认为,语言相通是人与人沟通的重要环节,语言不通就难以沟通,不沟通就难以达成理解,就难以形成认同。民族地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有利于各族群众更为直接广泛地加强沟通、达成理解,进而在情感、思想、文化和政治等层面形成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是不断增强“五个认同”的前提和基础。

  额尔敦朝鲁出生成长在赤峰市翁牛特旗格日僧苏木,从小学到高中,班里不仅有蒙古族学生,也有汉族学生,同学们都熟练地掌握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1993年,额尔敦朝鲁考入内蒙古大学后,从教师授课到阅览参考文献、参加课外活动等都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这对更好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多学一门语言,就多拥有一种交流工具,丰富了思维方式,开拓了视野,有利于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对就业创业、接受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以及融入社会都十分有利。”额尔敦朝鲁结合个人成长经历,颇有感触地说。

  “参加工作后,不论是学习国家政策,还是开展工作交流,接受培训等都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我深刻地感受到,只有掌握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才能更好地学习贯彻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才能更好地履职尽责、服务各族干部群众。”额尔敦朝鲁说。2015年至2016年,他在兴安盟科右前旗德伯斯镇太平山嘎查开展扶贫工作,经常走村入户了解农牧民生产生活情况,有些牧民提出的意见建议都需要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翻译出来,再写入报告。“如果我没有熟练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很难将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精准表达出来,就不能很好地为太平山嘎查制定科学准确的扶贫规划提供依据。”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倍加珍惜、继续保持民族团结光荣传统和“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殷切嘱托。额尔敦朝鲁表示,作为一名党委统一战线干部,要牢记总书记嘱托,深入学习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准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牢记“八个坚持”,做到“两个维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的思想,引导各族群众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积极贡献。(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及庆玲)


[责任编辑: 孙静华]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