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根那:“我们要撸起袖子加油干!”
内蒙古新闻网  21-06-03 21:57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

 幸福美满的一家人。
 巴根那家的院落。

  初夏的草原一片新绿。记者来到居住在锡林浩特市宝力根苏木额尔敦塔拉嘎查的巴根那家,白墙蓝顶的砖瓦房朴素大气,家中全自动洗衣机、热水器、按摩椅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屋里屋外收拾得干净整洁。

  近两年,巴根那通过低息贷款项目改变传统的养殖方式,发展现代畜牧业,打造生态家庭牧场,走出了属于自己的小康路。

  聊起返乡养牧的经历,他感慨颇多。2006年从呼和浩特民族学院毕业后,巴根那在锡林浩特市红十字会工作了一段时间,但由于父母年龄越来越大,家中缺乏劳动力,他便选择回乡发展养殖业。

  “当时家里劳动力少,雇工人费用又太高,就只能自己辛苦了,不过慢慢的熬过那段时间就好了。现在家里有9400多亩草场,还另外租了5000亩,今年接完羊羔后共有1100多只羊,还有70多头西门塔尔牛,1年纯收入大概在50万以上,这与2015年比收入翻了2倍还多呢。”巴根那乐呵呵地说,2015年,他家想扩大养殖规模,但手头资金不足,于是向锡林浩特市委组织部申请了党员中心户低息贷款项目,贷了10万元,买了200只基础母羊,使他的想法变成了现实。

  与传统养殖不同,现在巴根那的家庭牧场基本实现了现代化、机械化养殖,360度无死角监控、暖棚、自动撒料车等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颇具规模。巴根那告诉记者:“特别是在冬春两季,牛羊生产的时候,坐在家里通过监控就能时刻关注棚圈内的情况,特别方便。”为了让牛羊更舒适地过冬,巴根那修缮了占地1000多平方米的3间暖棚,还准备再购进1台杂草揉碎搅拌一体机,他说这样做出来的饲料既有营养还好吸收,牛羊吃了容易长膘。

  “我这个铲车和撒料机,在冬天的时候可以取料、取青贮、喂牲畜,这2台机器能顶2个劳动力,这些机械化操作太便利了。”巴根那说。

  如今的巴根那家牛羊成群,谈及未来的规划,他满怀憧憬地说:“有了这么好的扶持政策,我们要撸起袖子加油干。今后,我要坚持走规模化养殖的路子,将生产的绿色无公害的草原羊纳入追溯体系中,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优质羊肉产品。”(记者 毕力格巴特尔 通讯员 周佳伟 李建锋)


[责任编辑: 萨其拉图]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