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同心奔小康】产业兴旺 村民生活有奔头
内蒙古新闻网  21-06-08 13:03  【打印本页】  来源:呼和浩特日报

  合同营村位于托克托县东部,与和林格尔县交界,属少数民族聚居村。全村共有8个自然村,常住人口仅有1049人,且大多为老弱村民,却要耕作近55000亩的农田。在2014年,合同营村被识别为自治区级贫困村,到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却达30多万元。

  一个地广人稀的偏远贫困村经济发展活力为何蜕变如此之速?这要从2018年说起。当年40岁的张亚峰被派到合同营村任驻村第一书记,30岁的高楠为驻村工作队员。当时,村里的集体养殖项目虽已初具规模,但因经营、销售经验的不足,全村的生产生活仍很困难。“要让每个人吃饱饭、有钱花、住得更宽敞更安全。”50多岁的村党支部书记巴长文道出了自己对村民的诺言。3年来,他与张亚峰、高楠从未忘记践行诺言,老中青三双手紧紧握在一起,为了全村人的幸福生活努力着。

  2018年,针对村里土地资源丰富、劳动力不足的实际,合同营村申报了农机具服务项目,购置拖拉机4台、装载机2台、撒粪机1台、玉米收割机2台。一年下来,仅到本村和周边耕作,就净赚了几万元。

  当时大伙儿都想过一个好年,但巴长文、张亚峰、高楠三个人提议,把这第一桶金作为下蛋的“母鸡”,继续壮大集体经济。他们没有停步,积极主动协调中国银行呼市中山支行开始发展肉牛规模化养殖项目。不到半年,村里又建设牛舍1020平方米,争取帮扶小牛38头,使用县里专项资金购买肉牛32头,形成了以肉羊、肉牛养殖、农机具服务租赁为主的产业化经营形式,村集体收入在稳定增长。

  发展的步伐还在继续:2019年,合同营村采取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着力打破生产易、销售难的症结。在村党支部引领下,以集体经济发展为依托,继续推进产业化发展,集约种植藜麦、土豆、玉米等作物。2020年,合同营村集体为有能力有意愿的贫困户每户购买肉鸡30只发展庭院经济,以实际行动带动更多农户增加收入,村民年均纯收入现已超过3万元。

  如今走进合同营村,大型农具齐头并进、耕耘田野,黄昏归圈的牛羊挨挨挤挤、嘶声不绝,构成一幅产业兴旺、宜居美丽的农村田园画卷。“现在吃得好了、房子又翻新了,家里一年能存4万多元。”谈起现在的生活,村民王三元颇为自豪。

  经济发展了,合同营村民的生活条件也悄然发生着变化。村委会按照“最强党支部”要求打造了党建阵地,三年来累计投入资金十多万元用于村容村貌治理、亮化绿化美化等,昔日垃圾成堆、污水横流的农村,已成为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的美丽家园。合同营村还不忘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村里定期举办道德讲堂对评选出的“道德模范”“文明居民”“和谐家庭”“好婆媳”等先进典型进行隆重表彰,通过典型示范带动引导广大村民友爱互助,营造了文明和谐的氛围。

  如今,合同营村“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早已实现,收获了“先进党支部”“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等荣誉。但合同营村的发展不会止步,在乡村振兴的发展大局中,他们还将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村民的日子越来越有奔头。(记者苗青 通讯员刘永旺)


[责任编辑: 孙静华]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