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内蒙古非遗主场活动之端午民俗活动
内蒙古新闻网  21-06-12 19:17  【打印本页】  来源:阿尔山市融媒体中心

浓浓端午情永远跟党走

活动时间

2021年6月14日上午

活动地点

阿尔山市圣泉广场

  活动内容

  (一)充气旱地赛龙舟比赛规则:

  1、每班每支龙舟队伍由4名队员组成,赛道长25米、宽2米。一组比赛由5支龙舟队进行。请各龙舟队按赛前布置到指定场地进行比赛。

  2、比赛中运动员必须排成一列纵队。当裁判员发令后,全队整体协调一致,向前移动,并在前进摇晃身体,做出船儿荡漾的姿态。各队在行进中比速度快。

  3、各队队员不得将船板弄丢,弄丢后找回船板,继续前进;各队比赛时必须在自己的跑道中进行,不得干扰邻道队的比赛。

  (二)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民俗体验活动。

  手工叠葫芦。端午节期间,让居民们体验到传承民宿庆端午,用娴熟的技艺,展示作品。用自己的方式庆祝端午节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共度端午佳节。

  (三)粽情粽意趣味套圈游戏规则如下:

  1、每人只能玩一次;

  2、在进行此游戏前,须在规定线外;

  3、每人每次派发三个塑料套圈(1个大、2个小圈),套中目标将获得一份礼品;

  4、礼品发放完,活动截止;

  5、重复玩此游戏者,不获奖;

  6、套圈物件鸡蛋、粽子

  (四)祈福墙祈福活动

  每人只能拿一个祈福香袋,可以祈求自己的好运。在祈福展板可以写上自己的名字。

  (五)彩绘风筝迎端午,放飞心中梦想

  让居民和孩子们在风筝上积极创意绘制风筝。让风筝搭载起自己的梦想起航,促进亲子感情。

  (六)DIY制作香包

  1.制作方法:选择好喜欢的布料,裁剪成合适的大小(长是宽的两倍,对折后是正方形)一般7*14就够用。

  2.布片对折后,将木珠子串好系上,牛皮绳长短自己定,将牛皮绳固定好后,就可以开始缝合了。

  3.再缝合另一边的时候,千万记得不要把牛皮绳的另外一边也缝到布片上

  4.两边缝合完,将整个布袋反转,

  5.开口处对折缝合(布片最好折一下,把布头藏在里面),在缝这一边的时候,先缝一半,要留个口子塞艾草。

  (七)结束,合影。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自古以来端午节便有划龙舟及食粽等节日活动。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赛龙舟

  龙船竞渡前,先要请龙、祭神。如广东龙舟,在端午前要从水下起出,祭过在南海神庙中的南海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准备竞渡。并且买一对纸制小公鸡置龙船上,认为可保佑船平安。闽、台则往妈祖庙祭拜。各种祭祀、纪念之仪式,无非是点香烛,烧纸钱,供以鸡、米、肉、供果、粽子等。祈求农业丰收、风调雨顺、去邪祟、攘灾异、事事如意,也保佑划船平安。“图个吉利”,表达人们内心良好的愿望。

  挂艾草

  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蒲剑)或石榴、胡蒜,都有其原因。通常将艾、榕、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因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征驱除不祥的宝剑,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们称它为“水剑”,后来的风俗则引申为“蒲剑”,可以斩千邪。

  端午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拴彩线

  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五方五行的五种颜色青、红、白、黑、黄被视为吉祥色。在端午这一天,孩子们要在手腕脚腕上系上五色丝线,以保安康。

  端午节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来源:阿尔山市文化旅游体育局


[责任编辑: 雒扬]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