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川的“红”与“绿”
内蒙古新闻网  21-06-13 16:03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

     6月12日是端午节小长假的第一天,“‘永远跟党走’——草原云•百名记者万里行”大型传播活动报道组前往武川县,去探寻武川的绿色发展和红色文化。

  上午七点,报道组成员从报社门口登车出发,途经昭乌达快速路时,有人感叹道:“还是快速路顺畅,原来的昭乌达路堵得叫人心烦。”“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就是明明看到了绿灯,我却永远越不过车头前的白色地标线。”同行记者随声附和,惹得车里的人一阵大笑。如今,昭乌达快速路与哲里木快速路联通后,为呼和浩特市东部城区提供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快速通道。

  一出呼和浩特城区便进入了大青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山坡上树木丛生,绿意盎然。但谁能想到,20年前的这里,沿山盘踞着大小200多家砂石采矿企业,土地破坏面积累计达154.72公顷。2012年,大青山前坡治理工程开始了,除了将周边的工矿企业全部关停退出外,还完成国土生态修复治理225万亩,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分别达到40.1%、37.3%。2013年,武川县相继组织实施了大青山后坡绿化工程和“绿化青山、守护北疆”生态建设行动,完成山体绿化44.65万亩。短短9年的时间,大青山又变成了绿树掩映、曲径通幽、自然和谐的首府“后花园”。

  车子一路向北,很快便进入209国道,道路两旁的护栏迅速向身后移动,大片茂密的苍松翠柏扑面而来。“这是新修的一级公路,也叫209国道。原来这条路坑坑洼洼,尘土飞扬,从呼市到武川需要1个多小时车程,现在30分钟就到了。”武川县委宣传部干部周作升介绍道。

  到达武川县后,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莜面一条街”。莜麦喜高寒、耐干旱,生长期需要充足的日照和充沛的雨水。武川,恰好具备这些条件。于是,莜麦与武川的结合便擦出绚丽的火花。莜面的制作方法多达40余种,仅仅是蒸制的方法就有17种之多,蒸、煮、焙、烤、炝,炸……每一种味道都能让人大快朵颐。

  车子从武川县继续向西行进,穿村入巷,记者沿路停车拍摄图片,40分钟后抵达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

  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旧址位于得胜沟乡后营子村,是抗战时期通往苏蒙的红色交通枢纽,是华北抗日战线的桥头堡,是内蒙古地区抗日战争时期仅有的一处武装根据地。2005年被中宣部等13个部委命名为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2009年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记者一路走一路看,武川不仅有良好的生态、兴旺的产业、深厚的历史,更有充满希望的未来。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薛来 赵文萃 郑学良 路兴 尤琨 莫日根毕力格

  联合报道:

  呼和浩特日报社

  武川县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 滕玲玲]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