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12日是第五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乌海市举办了自然遗产日宣传活动暨乌海市节假日“六进”景区“端午节”文化惠民活动;海勃湾区举办了“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我们的节日·端午节”活动。在这两个活动中,赵海滨表演的三才翻子拳让观众大饱眼福。
三才翻子拳于2015年被命名为
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2017年进入乌海市第四中学
为引导学生以武习礼,修身律己
第四代传承人赵海滨
特为此设计了课程纲要
优化了课程内容
撰写了课本《三才翻子拳》
乌海市第四中学每学期设计了15课时
在每周四下午固定70分钟的时间
用于学生习练三才翻子拳
提高学生基本动作的规范度
武术套路的标准度
同时,组织学生参加
各类武术比赛和展演活动
提高学生对传统武术的认知
充分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增强和提升
他们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
“我刚开始学三才翻子拳,是因为看到电视、电影上那些武打明星特别帅气,后来在学习拳法的过程中,我不仅强壮了身体,还磨练了意志。”
乌海市第四中学初二4班的秦福泽说,三才翻子拳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会坚持学下去的。
初二10班的王晏哲学习三才翻子拳两个年头,他说当初学拳时,就是想着多练些功夫,强身健体,丰富课余时间,慢慢地却悟出了“不论是学习还是做任何事情,能够有坚持下去的毅力才是最主要的”这一道理。
三才翻子拳有着时间验证上的
防身、强身和修身功能
不仅能培养习练者坚韧不拔
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
更是一种修身养性
益人于身心全面发展的拳法
但是真正学习武术
需要吃大苦、流大汗
现在能够做到这些的人不多
为了让乌海的学生们练好拳
赵海滨提炼了三才翻子拳中的“套路”
习练的孩子们通过套路的训练
可化去身体中的拙气、拙力
生出活气、活力
使得四肢灵活自然
崇德尚武,发扬民族精神
是三才翻子拳倡导的武德基本原则
三才翻子拳进入乌海市聚英慧文学校后
校长雷成强表示
三才翻子拳进入学校课堂
将民族传统文化融入到日常教学中
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与爱好
还能强健学生们的体魄
弘扬积极向上、顽强拼搏的精神
对培养学生健康身心
健全人格具有积极作用
“现在的孩子需要习练一下武术,因为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孩子从小依赖家长,家长过度宠爱,导致孩子们缺乏自理、自立能力。”
聚英慧文学校的王老师说,三才翻子拳进校园、入课堂,磨练了孩子们的意志,培养了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
学生们纷纷表示今后一定会好好学习三才翻子拳,传承中华民族文化,把中华武术的精髓发扬光大。
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赵海滨于2011年赴香港
参加第六届国际武术比赛
获得三才翻子拳和三才剑金牌
同时获得全球武术贡献奖
1992年
自幼随父习武的赵海滨
拜张建国为师
与三才翻子拳结缘
从此
赵海滨苦练、研习
三才翻子拳近30年
从2003年起,赵海滨开始了对三才翻子拳的传承与教学,他到乌海市青少年宫、职业技术学校、第四中学、狮城幼儿园、海勃湾区师范小学、慧文中学、海馨社区,还到市民聚集的人民公园、葡萄公园、植物园,教授习武爱好者三才翻子拳,累计教课4000余人次。
2008年,赵海滨开始收徒弟,至今累计收门内弟子16人,门外练习弟子100余人。最老的徒弟白鹏峰已经72岁,和赵海滨练习三才翻子拳十多年,师徒俩整理出了三才翻子拳的理论和内容初稿。这些年,赵海滨也将自己所有的心得毫不保留地传授给了乌海的学子们。
三才翻子拳的基本内容
三才翻子拳的基本内容涵盖有武德、拳理、拳法、功法、器械等。
崇德尚武,发扬民族精神,是三才翻子拳倡导的武德基本原则。通过崇德尚武,发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
三才翻子拳的套路
三才翻子拳的套路不多,共计四趟,每趟由二十几个动作组成,以一步三拳开始习练至一步七拳,步法轻灵自如,拳法舒展大方。
“双拳密如雨,脆快一挂鞭”,是对三才翻子拳最好的诠释。三才翻子拳除拳法之外,还有盘龙大枪、开山棍、三才剑、三才刀。
赵海滨的徒弟大多是慕名而来
三才翻子拳是乌海人的骄傲
那么它是怎么来到乌海的呢
清末民初,天津南开大学武术教师吴彩云创建了三才翻子拳,武林前辈们曾以“赛牡丹”之句赞美此拳:开下武术如花园,三才翻子赛牡丹。艳花虽有千万种,怎能比我三才翻。
三才翻子拳是被河北的李玉良带到了乌海。上世纪50年代后期,随着包钢等国家重点项目的建设及包兰铁路的开通,全国各地的支边建设者来到了人迹罕至的荒漠地区建设乌海,同时也带来了各地的民族文化,李主良就是在这个时期来到乌海。1975年,自幼习武的张建国拜李玉良为师。从此,三才翻子拳在大漠湖城乌海生根发芽。乌海的学生们也有幸练上了三才翻子拳。
记者:高玉璞
图片由乌海市群众艺术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