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考和举世无比的学习型政党
内蒙古新闻网  21-06-23 09:18  【打印本页】  来源:学习时报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一个党历经百年风云百年大考而依然充满活力是一个奇迹,一个党创造了百年奇迹而又将在新的征程中迈出新步伐再创新奇迹更是奇迹中的奇迹。所有这些举世无比的奇迹,不是谁恩赐给我们的,也不是我们没有付出任何代价获得的,而是我们在长久艰辛的斗争中创造的,是在成功和失败历史经验的学习中获得的。

  问题的提出:百年变局百年大考呼唤建设新时代学习型政党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进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如此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如何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清醒并带领人民破解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如何始终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并引领中国朝着正确的方向继续开拓前进,是摆在我们党面前的又一场崭新的历史性大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我们的事业越前进、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会越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就会越多,面对的不可预料的事情就会越多。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懂了的就努力创造条件去做,不懂的就要抓紧学习研究弄懂,来不得半点含糊。”总结百年历史经验并发扬光大,把自己建设成为一个能够引领新时代潮流的学习型政党,是百年变局百年大考对我们的呼唤。

  回溯百年历史直到今天,世界上林林总总各类政党,无论实力多强、资格多老、执政时间多长,如果不重视学习,就会思想僵化,固步自封,其创造力就会衰竭,生命就要停止。而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中的一条至关紧要的历史经验,恰恰就是在百年大考中一以贯之地以自觉的学习砥砺党性、提高本领。这个百年大考,有的是敌强我弱态势下生死存亡的考验,有的是转折时期何去何从的考验,有的是胜利进军时能否保持清醒的考验,有的是在执掌全国政权条件下依然永葆革命本色的考验。所有这些考验,都聚焦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能否有力保证党的先进性,而归根到底在于中国共产党能否真正做到把自己建设成为一个学习型政党。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学习的历史,当然不仅是书本的学习,更重要更根本的是在实践中学习。坚持在革命中学习革命,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在执政中学习执政,在建设中学习建设,在改革中学习改革,在开放中学习开放。总之一句话,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习中砥砺党性、提高本领。

  今天,直面新时代条件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指出,我们要在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全新的战略部署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大业。这样的历史使命,要求我们更加自觉地建设新时代学习型政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精辟指出的:“领导十三亿多人的社会主义大国,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为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全面增强执政本领”列为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而报告提出的八大执政本领,第一条就是“增强学习本领,在全党营造善于学习、勇于实践的浓厚氛围,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推动建设学习大国”。

  完全可以这样说,面对百年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新的大考,中国共产党这样一个9100多万党员的百年大党,能以高度自觉把自己建设成为新时代学习型政党,举世无比!

  中国共产党具有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历史好传统

  从毛泽东开始直到今天,中国共产党不仅重视学习,而且善于学习。这是我们党的历史好传统。

  应当说,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诞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立之初就深知中国国情的复杂和自己思想理论准备上的不足,因而十分重视学习。但是,重视学习不等于善于学习。从大革命时期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两次胜利、两次失败”,而失败的原因就在于教条式地对待共产国际的指示。这样的失败教训,逼着我们不仅要重视学习,还要善于学习,反对学习中的“本本主义”即教条主义。从毛泽东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提出“反对本本主义”,强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开始,到抗日战争时期提出要“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学风、党风和文风”,历时11年之久。正是在严酷的斗争环境和血与火的洗礼中全党逐步认识到毛泽东如此郑重尖锐提出改造全党的学习即学风问题,是完全正确的,并从而在斗争中形成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优良学习传统。

  这种传统,包括学习要重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学习要“有的放矢”;学习要善于把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学习归根到底是要在实事中求是,认识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学习要反对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以及宗派主义和“党八股”的文风;学习要弄清思想又团结同志;学习不仅要改造客观世界也要改造主观世界;学习要持之以恒,要根据新的任务不断“重新学习”;等等。集中到一点,就是要实行和坚持毛泽东鲜明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学习马克思主义”。

  需要特别强调的一点是,以历史为“最好的老师”,重视历史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本身历史的学习,是中国共产党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重要经验。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开创了以学党史统一全党思想、团结全党同志的成功经验。在迎接党百年华诞来临之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部署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

  再进一步说,中国共产党在学习问题上的历史经验,尤其难能可贵的是高度重视从自身所犯错误的教训中学习。可以说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突出特点之一,也是优点之一。我们都知道,中国共产党的百年之路不是平坦的笔直的,而是经历了两个“之”字形的严重曲折之路。第一个“之”字形,是28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走过的曲折之路。党成立后的最初6年,在领导工人运动、农民运动中迅速发展壮大,特别是在国共合作中进行了打倒北洋军阀的北伐战争;但是中间10年遭遇国民党叛变,而共产党本身则发生先是右倾、后是“左”倾的错误,中国革命遭致失败;之后经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才终于赢得了革命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个“之”字形,是新中国成立至今,这70多年走过的曲折之路。新中国成立头7年比较顺利,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遗留任务后,又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但是中间22年,虽然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但“左”的思想开始抬头,最终演变成“文化大革命”运动那样长达10年之久的全局性错误;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这43年,才又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使中国迅速强盛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历上述这样两次“之”字形严重曲折道路,谈何容易!但是历史事实反复证明,我们党从来没有因为失败或错误而丧失信心,而是认真地总结失败和错误的教训,从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的学习中找到正确道路。这种学习,集中体现在有名的延安整风运动之中,又体现在中共中央先后在1945年4月(新中国成立前)和1981年6月(新中国成立后)通过的两个“历史问题决议”之中。

  两个“党的历史问题决议”,都是在重大历史关头,以中央全会决议的权威形式,郑重而又系统地总结党在过去一段时期的重大失误和应当由此吸取的经验教训。前一个决议是总结从陈独秀到李立三、王明的三次路线错误,重点是总结六届四中全会到遵义会议这一时期王明路线的错误,同时申明对犯错误的同志采取“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后一个决议,则是在充分肯定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坚定不移地继续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的同时,总结建国以来特别是在毛泽东亲自发动和领导的“文化大革命”问题上的错误及其教训。这样两个总结历史问题的重要决议,实在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在如何对待自身错误问题上的创造性重大举措,对全党起了深刻的教育作用。

  两个“之”字形的曲折道路,两次理论联系实践的全党大学习,两个“历史问题决议”,中心思想是一以贯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总的结果是先后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开启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说到这里,我们又可以自豪地说: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在国际国内百年风云变幻的复杂考验包括失败考验中与时俱进、永葆青春活力,秘诀就在党的善于学习。百年大党百年学习,举世无比!

  新时代新阶段全党学习的重中之重,是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今天,面对新时代大变动的多方面严峻考验,全党全民要能够真正做到同心同德、步调一致,一个极重要条件就是以高度自觉,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重中之重。

  以党的十八大为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要解决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解决这一社会主要矛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任务以及阶段性目标任务,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提出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强军和外交的总目标,提出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统一战线、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祖国完全统一、外交和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的重大方针政策,特别是根据疫情后发生的新变化作出了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战略判断,作出了贯彻新发展理念、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部署。这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及其理论分析,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十分明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要回答的时代课题、要解决的社会主要矛盾和基本问题、确定的奋斗目标和布局、包含的科学内容和创新之点以及科学的思维方式,既是我们今天“正在做的事情”的理论概括,又是我们今天“正在做的事情”的科学指南,对我们今天和今后的工作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因此,党中央明确指出,我们今天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中之重,是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样的学习,才能把握时代的脉搏,才能抓住历史的机遇,才能在实践中守正创新,也才能从思想到行动不断与时俱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对于怎么样从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出发,学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中央向我们提出了“学懂弄通做实”的六字要求。应当说,这是很高的要求。先就“学懂弄通”来说,这就要求我们全面把握这一思想的科学内涵,深刻领会这一思想的科学实质。为此,既要原原本本读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重要著作和中央文件,又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和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以利于融会贯通,以利于指导实践。再就“做实”来说,又要求我们根据今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体布局,同时针对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特别是针对国民经济内循环和外循环的堵点、党风廉政建设的难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重点,边学习边提高认识,边改正边创新发展。

  与此同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理论学习的组织方面应是两大重点,首先是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其次是青年包括大专院校学生,特别是年轻干部。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年轻干部立志做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不断增强意志力、坚忍力、自制力,在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当然也还要顺应信息化的时代潮流,不断创新学习制度和学习方式,以更好地适应新时代青年的需要和习惯。

  总之,在学习中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归根到底要落到增强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重大决策的自觉性。

  面对新时代新阶段,我们应当更加自豪地说:百年大党在新征程的学习中守正创新,与时俱进,举世无比!

  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中国共产党是做实事会实干的党,也是有理想有追求的党。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中国共产党为之不懈奋斗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昨天和今天,曾经用“雄关漫道真如铁”和“人间正道是沧桑”这两句诗作了概括,对于中国共产党要实现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明天,也用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作了展望。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能够依靠学习砥砺自己走到今天,也一定能够依靠学习砥砺自己走向未来。

  当然,事情总是具有两重性。中国共产党有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优良传统,这是主流;但是与此同时,也有学得不好以致走向失误的教训,还有自我满足、不思进取的种种消极现象。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说过:“要学有所成,就必须永不自满。现在,有的党员、干部对理论学习不重视,把自学变不学;有的想起来就学一学,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的拿学习来装门面,浅尝辄止、不求甚解;有的学习碎片化、随意化,感兴趣的就学、不感兴趣的就不学;不少年轻干部理论功底还不扎实、理想信念还不够坚定。要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还需要下更大气力。”他还告诫我们:“要跟上时代步伐,不能身子进了新时代,思想还停留在过去,看问题、作决策、推工作还是老观念、老套路、老办法。”这些话讲得真正是切中时弊!我们一定要引以为戒,下真功夫,把我们的学习提高到新的水准。

  ——中国共产党一定能够在坚持不懈的学习中,把握世界范围百年变局之“时势”,进一步应对全球性挑战,坚持走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共产党一定能够在坚持不懈的学习中,抓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机遇”,进一步应对来自经济、社会和大自然的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挑战,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围绕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中国共产党一定能够在坚持不懈的学习中,针对执政党建设之“紧要”,进一步应对党面临的考验和危险,坚持新时代学习型政党建设,针对“本领恐慌”而不懈地加强切实有效的学习,全面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国家治理能力,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不断与时俱进。

  作为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我们一定要,也一定能够继承发扬毛泽东、周恩来当年从西柏坡进北京时提出的“赶考”精神,建设好适应新时代历史要求的学习型政党,阔步走向未来。我们能够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一定能够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总起来就是一句话,中国共产党作为举世无比的党创造举世无比的奇迹,根本动力就在于举世无比的学习。

  (原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 郑必坚)


[责任编辑: 张睿]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