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回望来路,脱贫攻坚成绩令人鼓舞。接续奋斗,不变的是为民谋幸福的初心。一个个团结奋斗的故事悄然发生,描绘出一幅幅奔向小康的画卷。蓝图绘就,正当扬帆破浪;重任在肩,更须策马加鞭。站在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内蒙古鞍马未下、再上征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的底线,精心谋划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篇大文章,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
邱秘云的爱人和村民在育苗。
“产业园建成后,我们不仅可以通过打工一天挣100多元,而且和产业园签订单后,种植特色农产品一亩纯收入又有2000多元,比过去种玉米每亩增收1000多元。”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良种场村民邱秘云对自己挣双份钱感到很满意。
自从附近的智能育苗扶贫产业园投入使用后,他便带领村里10名贫困村民前往打工。“良种场人均土地少,村民过去基本以外出打工为生,现在很多人都回来了。”邱秘云说。
为增强贫困户造血能力,建立健全贫困户稳定脱贫长效机制,乌拉特前旗积极引进企业发展特色产业,并注入扶贫项目资金,建设了智能育苗扶贫产业园。项目依托内蒙古浩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全程建设和经营管理,计划建设智能化育苗温室,同时配套建设10栋蔬菜大棚,目前年育苗能力2400万株。产业园不仅优先流转贫困户土地,每年还将扶贫资金收益的3%返还给贫困户。
“产业园共带动良种场农户106户276人,包括贫困户36户76人发展蔬菜生产,农户年人均可增收5000元。还带动了其他苏木镇农户种植蔬菜,实现年人均增收2000多元。”乌拉特前旗农牧和科技局副局长王文志介绍。
产业园的顺利高效运行得益于乌拉特前旗全面启动财政扶贫资金区块链技术监管系统,它实现了扶贫资金拨付使用管理全程实时监控,让每一笔扶贫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到位。
乌拉特前旗将扶贫上的每一笔资金,下到区块链接之后,再去看相应的指标,然后通过指标开始申请,申请这笔资金该怎么使用。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财政扶贫资金小散杂、难监管,打通资金监控“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乌拉特前旗财政局及相关部门多措并举,积极探索新兴监管技术,利用市级扶贫资金区块链技术监管系统,使财政扶贫资金从开始下拨的“起点”到实施具体扶贫项目、每一个扶贫企业、贫困村、贫困户的“终点”实现全程实时监控,大幅提升扶贫资金使用的规范性、资金管理的高效性和监督工作的科学性。
“扶贫资金拨付监控区块链系于2019年6月份开始运行,可以更加直观有效地了解资金的拨付及使用情况,做到对扶贫资金监管及时、高效与便捷,方便对资金的管理及基层扶贫资金使用者对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乌拉特前旗财政局农财股副股长王晓田说。
【记者手记】每一笔扶贫资金的背后都牵系着一批贫困群众。扶贫资产运营收益的好坏,关系着贫困群众的生活的好坏。扶贫资金要花在刀刃上,每一笔钱要都花得明白、用得合理、取得实效,要让扶贫资产在“生钱”的过程中带动农户,带富贫困户。全面加强扶贫资产管理,充分发挥扶贫资产的重要作用,不仅有利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高脱贫攻坚质量,而且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充分利用好扶贫资产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基础性保障。(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张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