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跟党走 草原云·百名记者万里行】敖鲁古雅这百年……
内蒙古新闻网  21-06-27 14:29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

6月16日

内蒙古日报社庆祝建党100周年

“永远跟党走”草原云·百名记者万里行大型传播活动

东路采访组来到根河市

走进敖鲁古雅使鹿部落

探访他们的百年变迁历史

和走进新时代的幸福生活。

“西阿牙!”

当记者一行走进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时

鄂温克女孩吴丹热情地迎上来并说

这是鄂温克语“你好”的意思

在敖乡用鄂温克语问好

包含着神秘的敖鲁古雅对客人的诚挚祝福。

吴丹生长在一个多民族家庭

现在是根河市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的一名宣传员。

在她的带领下我们走进了神秘的敖鲁古雅……

“敖鲁古雅”为鄂温克语“杨树林茂盛的地方”

这里有鄂温克、汉、鄂伦春、达斡尔、

俄罗斯、蒙、满、回、土家族等九个民族

总人口1416人

全乡面积1767.2平方公里。

居住在敖乡的使鹿鄂温克人是我国鄂温克族的一个部落。

过去,使鹿鄂温克人在原始森林中从事传统的狩猎生产

当时的生活十分艰苦,缺医少药

大多数猎民患有各种疾病,整个部落濒临灭绝的边缘。

据解放初期统计

当时鄂温克部落只剩下136人。

新中国成立后

使鹿鄂温克开始融入民族大家庭中。

“如果按人均水平来说,

70多年来我们使鹿鄂温克算是

国内人数最少受益最多的群体了。”吴丹说。

她告诉我们

目前鄂温克族人数332人,驯鹿数量为1300多头。

在这个民族大家庭里享受温暖的同时

使鹿鄂温克人的传统发生了重大变迁

而引领着一系列变迁的引擎是三次定居。

从建国至今

定居始终是政府引导使鹿鄂温克融入现代社会的途径。

当地政府

为了帮助这一群体游猎迁徙的生活和扶持驯鹿业发展

给予了长期、持续的扶持和帮助

先后建立了奇乾、敖鲁古雅和根河三个定居点

驯鹿种群也几度突破了千头。

党和政府十分关怀鄂温克人

重视提高他们的政治地位,关心他们的生活

帮助他们发展生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鹿鄂温克人从此走上民族素质整体提高

经济文化快速发展

脱贫致富进入小康社会的快车道。

实行生态移民以后

根河市着力打造“使鹿部落文化敖鲁古雅风情”

依托特色民俗资源大力开发敖鲁古雅旅游品牌。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关怀下

敖乡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同时,敖乡人也发挥现有的资源优势,

以桦树皮、毛皮为原料

创造出具有地域、民族和狩猎文化特征的手工制品。

敖鲁古雅作为中国与世界交流的一张名片

既要走出去,又能引进来。

2008年6月

敖鲁古雅鄂温克族5个猎民部落

加入了国际驯鹿养殖者协会;

2013年7月

敖乡承办了第五届世界驯鹿养殖者代表大会

瑞典、芬兰、挪威等9个国家的200多名代表参会。

2019年5月

北极圈论坛中国分论坛在上海举办,敖乡受邀参加。

会后,敖鲁古雅受到中国外交部的认可

认为敖鲁古雅的驯鹿和极地的雪龙号可以代表中国的北极圈文化。

百年来

鄂温克人在党的关怀下安居乐业

日子越过越红火

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变的是他们

勤劳勇敢、热情好客、富有智慧和创造力的民族性格

以及对家乡原始森林的执着热爱

和对生态环境、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天性。

内蒙古日报融媒体记者 蔡冬梅 包萨茹拉 朝波 王冠静 金泉 李新军

根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海涛


[责任编辑: 雒扬]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