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王悦喜主任带领的手术团队,成功完成内蒙古第一例Micra无导线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患者为80岁女性,既往于活动中晕倒2次,经门诊检查诊断为二度房室传导阻滞(莫氏II型),通俗地说,就是患者的心房和心室之间的沟通出了问题,心室跳动不足,导致全身供血受到影响。患者身体原因,传统心脏起搏器手术难度大、风险较高。手术团队经过充分的术前讨论,认为患者具有无导线起搏器的指征,同患者及家属沟通后,患者及家属同意植入Micra无导线起搏器。
7月4日中午12点30分,在介入科心导管室,王悦喜主任带领团队成员阿荣、任保军、李鹏开始手术。对右侧股静脉穿刺部位进行局部麻醉后,依次完成了右侧股静脉、髂静脉及下腔静脉血管造影,确保血管通畅后,一个直径约8mm、头端携带着Micra无导线起搏器的导管进入患者右心室内并成功释放。与传统起搏器一样,经体外程控仪测试起搏器阈值、感知、阻抗参数良好。撤出导管后,右侧穿刺部位经简单缝合,随后进行了加压包扎。历时1小时,手术顺利结束。
“Micra起搏器是通过将电极导线和脉冲发生器合二为一,重量仅2克,比传统起搏器体积小93%,是目前世界上体积最小、重量最轻的心脏起搏器,并且能保证在患者心脏停止搏动或搏动较慢时启动,关键这颗比维生素胶囊还小、还轻的设备不需充电工作至少16年。”王悦喜主任说。
Micra无导线起搏器与传统心脏起搏器相比,其不用在胸前“开口子”,具有无切口、无导线、无皮下囊袋、无伤疤、术后恢复快的优势,显著减少传统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创伤和感染风险,且手术耗时及术后恢复时间均较传统起搏时间短,患者术后第二天即可正常活动,在植入后几乎没有异物感。同时Micra也具备磁共振兼容,满足患者核磁共振检查的需求。
“相较于传统起搏器,患者需绝对卧床3天,术后7天才可出院,Micra无导线起搏器术后6-8小时患者就可下床活动,第2-3天即可出院的优势明显。且患者以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更换传统起搏器。目前,国内仅完成约200例手术。”王悦喜主任补充道。
本次手术的成功完成不仅填补了内蒙古自治区无导线起搏器的空白,更为广大需要进行起搏器手术的患者带来了更好的选择,实实在在地造福于患者。(王海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