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缝里的家书
内蒙古新闻网  21-07-05 22:58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

  

百年前

在风雨如晦的中国

一批批爱国青年挺身而出

以青春之生命

 延华夏之华年

 奏响了浩气长存的爱国主义壮歌

 

百年来

  中国青年一代又一代接续奋斗

用青春之我

创造

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

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

 

  

百名新闻人致敬百年

今天我们来朗读

杨开慧于1929年写的一封托孤信

这封信写完后一直没有邮寄出去

直到1982年

在修缮她故居时

从墙缝中被意外发现并公诸于世

收信人直到去世都没有看到过它

   

  1920年冬,杨开慧和毛泽东结婚,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开展井冈山根据地革命斗争,杨开慧带着三个孩子在家乡坚持革命,参与组织和领导了长沙、平江等地武装斗争,发展党的组织。1930年10月,杨开慧被捕,她拒绝退党并坚决反对声明与毛泽东脱离关系,当年11月14日,于浏阳门外识字岭英勇就义,年仅29岁。

   

一弟:

  亲爱的一弟!

  我是一个弱者仍然是一个弱者!好像永远都不能强悍起来。我蜷伏着在世界的一个角落里,我颤慄而寂寞!在这个情景中,我无时无刻不在寻找我的依傍,你如【于】是乎在我的心田里,就占了一个地位。此外同居在一起的仁,秀,也和你一样——你们一排站在我的心田里!我常常默祷着:但愿这几个人莫再失散了呵!

  我好像已经看见了死神——唉,它那冷酷严肃的面孔!说到死,本来,我并不惧怕,而且可以说是我欢喜的事。只有我的母亲和我的小孩呵,我有点可怜他们!而且这个情绪,缠扰得我非常利【厉】害——前晚竟使我半睡半醒的闹了一晚!我决定把他们——小孩们——托付你们,经济上只要他们的叔父长存,是不至于不管他们的,而且他们的叔父,是有很深的爱对于他们的。倘若真的失掉一个母亲,或者更加一个父亲,那不是一个叔父的爱,可以抵得住的,必须得你们各方面的爱护,方能在温暖的春天里自然地生长,而不至于受那狂风骤雨的侵袭!

  这一个遗嘱样的信,你见了一定会怪我是发了神筋【经】病?不知何解,我总觉得我的颈项上,好像自死神那里飞起来一根毒蛇样的绳索,把我缠着,所以不能不早作预备!

  杞忧堪嚎,书不尽意,祝你一切顺利!

  杨开慧

  一九二九年三月

   

杨开慧为坚持真理献出生命

时年29岁

她与毛泽东的长子毛岸英

在抗美援朝作战中牺牲

时年28岁

 

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伟大、光荣、英雄的中国人民

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

传承红色基因

用鲜血和生命

铸就共和国的地基

 

新时代

中华民族实现了

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

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

致敬百年发出铿锵誓言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内蒙古日报社

猫爪工作室出品

 

总策划:江新辉

策划:李霞 赵静 蒋芳

监制:崔楠 张敏

文案:王静超 牛繁

海报制作:王霞

剪辑:于海娟

配音:刘燕杰


[责任编辑: 王彤]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