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市人大代表、乌拉特中旗巴音乌兰苏木东达乌素嘎查党支部副书记吉日嘎拉来自基层的平凡岗位,可他身上却有着很多不平凡的荣誉:全国劳动模范、全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全区百佳文明农牧民、自治区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多年来,他心怀“让草原重新绿起来,让牧民稳定富起来”的坚定信念,坚持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积极组织党员群众学党的方针政策、探索增收致富产业路,走出一条草原美、产业兴、牧民富的新路子。
抓学习引导党员群众同进步
作为嘎查“两委”干部,吉日嘎拉十分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更新,努力提高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努力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上下功夫。
他坚持用先进的理论和科学的知识武装头脑,深刻领会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虚心向有经验的同志学习,多动脑、勤动笔,注重政治理论学习,努力提高政治素养,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党章》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注重对时政的掌握,使自我的思想能够与时俱进,始终与党中央持续高度一致,牢固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在工作中,吉日嘎拉认真参加嘎查党支部组织的学习,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注重带领身边党员学习宣传党在农村牧区的各项方针政策。
作为一名牧区基层党员,他既抓好自身学习,又紧密结合本嘎查工作实际,根据嘎查党支部开展的“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各项活动的具体安排,积极组织党员带头参与,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同时,结合具体工作深入细致地向广大干部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及时让群众听到党的声音,带领大家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抓产业搭建民族体育新平台
搏克是蒙古族传统的体育娱乐活动之一,深受草原人民热爱,在乌拉特中旗也有很深厚的群众基础。
吉日嘎拉敏锐地抓住了这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举的草原特色文体产业。2016年,他利用当地的摔跤人才优势整合资源,成立了摔跤培训基地,并于同年夏天在巴音乌兰苏木体育馆举办了夏季集训;2017年冬季,在旗蒙古族学校进行了集训;2018年,积极协调各部门解决了训练场地并组织了集训,4个省市区及解放军八一队的队伍参加,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基地的成立,使更多的孩子有了平台,以训练为主以赛促练、以提高水平提升层次为目标,充分利用发挥基地优势,推进校园体育发展,让更多有天赋的学生来基地接受专业训练,并推荐输送到专业运动队从事体育专业,使有专业特长的孩子有了更多的就学就业选择。2019年底,基地被自治区确定为“内蒙古国际式摔跤协会训练基地”“内蒙古中国式摔跤协会训练基地”。
抓致富携手走向小康幸福路
随着新时代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探索一条保护草原生态与发展草原特色产业并重的新路子,成了基层干部们最紧要的事。
2011年,吉日嘎拉带领5户牧民率先在全旗筹划一座酸马奶酒合作社,依托蒙古马的资源优势创造财富。那时,他往往是晚上看书学习专业知识,白天登门拜访专业人员,来往几百公里的路程数不清跑了多少回,只要和养马有关的单位都被他跑个遍,苏木组织的各种科技培训他也一次不落,终于让他摸索总结出全新的经营模式。他甩开膀子,带领着社员盖马厩、买母马,要项目、找资助,合作社终于建立起来。在国家政策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希美特马业合作社已成为拥有社员42户、147人,经营饲料地200亩、可利用草场95.5万亩、蒙古马150匹,全年能生产鲜奶酒9000公斤、年收入54万元的现代化牧民专业合作社,实现可持续增收。
2019年,吉日嘎拉整合合作社,注册了乌拉特中旗兀鲁兀惕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企业的成立促动了体育和旅游产业的高效融合发展,对当地特色农畜产品加工和贸易、旅游服务业的配套发展都起到了很大的示范带动作用。
吉日嘎拉说:“人大代表就该代表人民,人民需要草原,需要更美好的生活,作为草原儿女,我就要努力带领大家实现梦想,这是我的责任。”在党的富民政策鼓舞下,他凭借一股子不服输的干劲,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干好自己事业的同时,努力带动、帮助牧民群众共同走向富裕的小康之路。(记者 王紫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