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之子”廷·巴特尔——做牧民的贴心人
内蒙古新闻网  21-07-10 19:09  【打印本页】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七一勋章”获得者)

廷·巴特尔介绍科学养殖知识。本报记者丁志军摄

  夏日的锡林郭勒草原,绿草青青、鲜花遍地。驱车行进在萨如拉图雅嘎查,一片绿毯般的草场出现在记者眼前。“这就是廷·巴特尔家的草场。他把草场划分为若干小块,科学轮牧,每块草场都能得到相应的修复时间。”引路的向导告诉记者。

  1974年,19岁的廷·巴特尔高中毕业后,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来到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洪格尔高勒镇萨如拉图雅嘎查。凭着“让牧民过上好日子”的信念,他扎根牧区近50年,探索出保护生态、发展经济、促进增收新路子,使当地牧民生产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他被牧民亲切称为“草原之子”。

  扎根牧区

  “以前这里偏远荒凉,我刚来的时候,看到的蒙古包都是黑色的。牧民支个铁架子,用牛粪烧饭,烟熏火燎的。”虽然时隔近50年,刚到萨如拉图雅嘎查的情景,廷·巴特尔依然历历在目,“牧民对我们实在是太好了。他们把家里最好的东西拿出来给我们吃。晚上睡觉,看到我们没有被子、衣服单薄,牧民二话不说,把自己的皮袍脱下来给我们盖上。”

  由此,廷·巴特尔的心里升起个念头:“我要用我的智慧和力量,让这里的牧民过上好日子!”他很快学会了打草、放羊、剪羊毛、种树、开拖拉机,干得起劲、出色,先后担任嘎查长、农场负责人、林场场长。1976年11月,因表现突出,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很多人都猜测廷·巴特尔会返城,结果他成为几十名知青中唯一扎根牧区的人。1981年底,廷·巴特尔与嘎查姑娘额尔登其木格结婚,在草原安了家。1993年,廷·巴特尔当选萨如拉图雅嘎查党支部书记,直到2018年卸任。牧民群众之所以信任和支持他,是因为他把自己的身心都留在了草原,是因为他党性强、人品好、脑子灵、有能力带领大家发家致富。

  上世纪80年代初,嘎查分自留畜时,担任嘎查长的廷·巴特尔定了条规矩:知青不能养自留畜。当时知青只剩他一个,这条规矩实际就是管他自己的。后来,推行草畜双承包,他让牧民先挑选草场和牛羊,把最差的草场、最瘦小的牛羊留给自己。

  带领群众探索生态保护与牧民增收之路,廷·巴特尔不懈探索。从实行科学划区轮牧、建设现代化新牧区,到积极发展鲜奶加工、风干肉加工、旅游等产业,如今的萨如拉图雅嘎查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牧民们住上了新房子、开上了小汽车。

  科学养殖

  萨如拉图雅嘎查位于浑善达克沙地西北边缘,面积437.5平方公里,生态环境相对脆弱。上世纪80年代,牧区推行草原畜牧双承包制,极大地调动了牧民的积极性。然而,一些致富心切的牧民一味追求养畜头数,超载放牧加剧了草原的退化。

  “草原是我们的命根子,要让草原绿起来。”廷·巴特尔意识到必须走出一条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牧区经济、促进牧民增收的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新路子。

  “我带头在自家牧场实行围栏轮牧、划区轮牧。”廷·巴特尔把自己承包的草场用围栏分为若干个区,其中几个区实行四季轮牧,几个区用于打草,几个区用于接犊,还大量种植各种树木。

  原本是嘎查沙化最严重的草场,变成了全苏木最好的,牧草不仅够用,还有富余,牛羊发育也好。见廷·巴特尔家围栏轮牧、划区轮牧实现生态、经济双赢,牧民纷纷照着廷·巴特尔的法子干起来。

  廷·巴特尔并不满足于此,他还引导牧民减羊增牛,调整畜群结构,减轻草场负荷。

  积极调整畜群结构,实施精细化、科学化养殖,萨如拉图雅嘎查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牧民增收的双赢:牧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40元增加到现在的3万余元,草原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培训技能

  走进廷·巴特尔家的牧场,可以看到三栋房子。两栋小的,分别是卧室和厨房兼客厅;最大的一栋,是牧民培训教室。

  廷·巴特尔带领牧民探索出保护生态、发展经济、促进增收新路子,前来学习的牧民络绎不绝。后来,阿巴嘎旗把牧民技能培训学校建到了廷·巴特尔家的牧场里。

  自培训学校成立以来,每年有上万名牧民在这里学习交流。廷·巴特尔一直秉持讲课不收取费用的原则。

  廷·巴特尔是远近闻名的养牛高手。但是,在他家的牛圈里,记者却看不到牛。“这牛圈是挤奶、产牛犊的地方。我的牛一年四季都在草原上撒欢,不需要圈养。”廷·巴特尔喜欢学习,也喜欢创新。带着记者走进牛圈,他对自己精心设计的一些地方如数家珍,“这是挤奶的地方,牛进来正好卡住;这是养牛犊的空间,安全又方便。这些都是我自己设计、自己焊接的。牧民们来学习的时候问得很详细,回去他们就能用得上。”

  按照市场行情,廷·巴特尔养殖的种牛可以卖出不错的价格,但这些年来他坚持不涨价,“牧民朋友改良品种需要它,致富需要它。”

  如今,廷·巴特尔虽不再担任嘎查党支部书记,但依然奔忙不息。近年来,他围绕牧区道路、信息网络、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广泛调研,向有关部门建言献策。他说:“近50年前,我来到了这片美丽的草原;现在,我的生命已完全融入这片草原,美丽的草原就是我的家!”(本报记者丁志军)


[责任编辑: 滕玲玲]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