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永久查看秧苗栽植情况。
村民在甘薯基地里栽秧。
付永久在李井龙家了解生产生活情况。
当晨曦微露的那一缕阳光洒向小山村时,付永久已经走向田间了。
近几年,奈曼旗青龙山镇互利村变化很大。在村民眼中,村党支部书记付永久是个好的带头人。他带领村民种甘薯脱贫致富。在外人眼里,互利村名头很多,甘薯种植基地、产业村、手工粉条第一村。说起互利村,就会让人想到付永久。说起付永久,就会让人想起互利村。
村因人而富,人因村而名
俗话说“甘薯半年粮”,甘薯因其耐旱耐贫瘠的特点,一直作为抗灾救荒的杂粮作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互利村村民全靠甘薯来维持生计,甘薯被村民们称为“保命粮”。“互利村的甘薯种植最早是上世纪80年代,当时驴往地里拉水、人拉磨打淀粉,虽费事费力,但因为甘薯成熟早,解决了当时的温饱问题。” 64岁的王洪明有着30多年的甘薯栽植经验,对于制作粉条更是个“好把式”。“年轻时候,我的手艺都是父辈教我的,那时候日子穷,把甘薯做成粉条再卖出去,挣的钱贴补家里”老王述说着过去。
青龙山镇位于奈曼旗南部山区,水资源匮乏,但土壤却非常适合甘薯种植。据村党支部书记付永久介绍,过去每家种上三五亩地甘薯,除了自己食用外,几家几户联合起来建立小作坊,把吃不了的甘薯做成粉条,寒冬腊月拿到集市上卖了,以换取年货和孩子上学的费用。“虽然产量低、数量少,但这些收入已是当时的青龙山人贴补家用的主要来源。”付永久说。青龙山的甘薯好、粉条好,但因为产量低、规模小,这些问题使青龙山的甘薯种植和粉条加工始终处于小规模和零散状态。“我们青龙山甘薯的品质好,手工粉条十分抢手,这一点我明白。”曾做为生意人的付永久开始琢磨如何利用这一优势资源摆脱贫穷。
天赋资源,可成产业
每年的5月是付永久最忙碌的时段。从育秧到移栽、浇水、拔草、翻秧等田间管理的工作一波接着一波,基本要忙到秋收。
近几年,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快,青龙山镇党委、政府积极压缩玉米种植面积,引导村民种植高效特色经济作物。
因当地村民有种植甘薯的传统,甘薯自然而然受到村民的青睐。2013年,付永久上任村党支部书记后,因势利导,将甘薯作为结构调整的首选产业,开始寻找突破甘薯种植瓶颈的路子,并成立了互利村甘薯种植专业合作社。2018年,在合作社的基础上,又成立了通辽市光照农产品加工有限公司,老百姓将自己的土地入股村里的光照农产品有限公司来种植甘薯,甘薯丰收后还可以获得公司分红,农民又可以选择到公司务工,获得额外收入。付永久从一枝一蔓的地瓜中找到了产业、找到了商机、找到了全村人脱贫致富的道路,让老百姓钱包鼓了起来。
在政府的扶持下,互利村甘薯种植规模逐年扩大、种植品种也不断更新,甘薯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村民们不再“单打独斗”,纷纷加入合作社抱团闯市场,出售的粉条也不再是三无产品,而是成功注册了“青龙山”粉条。有了“身份”的粉条,销售渠道也日益拓宽,产品远销到辽宁、北京、天津等地,村民的收入连年增加。昔日用来保命的甘薯,成为撬动农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杠杆。
带领群众,奔向小康
“是9月30号!我记得很清楚,包括我在内的23户贫困户一起集体宣布脱贫!”村民王洪岩对2018年全村贫困户宣布集体脱贫一事记忆犹新。
付永久说:“以前村民们的思想观念落后,当时的工作可没少做,经过几年来的实践,他们自己也对比了收入,最后都入股了公司,现在都行了,收入逐年增加。去年底,有23户贫困户提出申请,集体退出贫困户,当时鞭炮齐鸣敲锣打鼓的,可热闹了!”
“我能有今天,全是付永久书记做的好,为了我那几亩地,没少来做我工作。我们村有今天,多亏付书记了,他有头脑、能干,村里人都信服他!”53岁的脱贫户李井龙心怀感激。
“一开始我不愿意把地给他种甘薯,自己的地凭啥让别人说了算。可到了当年秋天我就发现入股的人比我挣得多,还不受累。第二年,我就把自己家一半的地入了股,又到了秋天我拿自己种的另一半地收入进行了比较,就发现还是入股合适。”李井龙一家4口人,妻子有病不能干重活,孩子念大学,还有一位88岁的老母亲,全家主要靠12亩旱地玉米为生,年景好时纯收入不过4000元,2016年被识别为贫困户。李井龙把全部土地和扶贫资金都入股村里的公司,一年光分红就有7000元,加上在村里担任保洁员,平时再在公司务工,一年的收入达到了3万多元。
付永久说:“我一生中最高兴的事就是贫困户宣布脱贫那天,从来没那么乐呵过,我觉得这辈子值了!”
甘薯让互利村走上了富裕路,不仅得益于适合地瓜生长的地理环境和气候,也得益于龙头企业的带动。在青龙山镇,引进的腾格里溪农业公司让青龙山甘薯在短短的两年内迅速发展壮大。2019年,青龙山镇甘薯种植面积达3.5万亩,甘薯产业还被列为奈曼旗“十个优势特色产业带”规划。
如今,付永久和乡亲们干劲十足,和谐的村子到处都是幸福的笑脸。(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