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石拐区“六新”服务助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内蒙古新闻网  21-09-06 10:11  【打印本页】  来源:包头日报

  开展帮办代办志愿服务

  政务服务高效便捷

  现场解决企业难题

  深入企业送服务

  税务服务送上门

  警企联动护航平安

  实行“一次办好”服务模式

  自助服务省时省力

  营商环境,是一个城市最强的吸引力、最大的竞争力、最“硬”的软实力。面向“十四五”,石拐区以“四示范两基地一平台”为目标,以塑造“石心实意”政务服务新品牌为举措,举全区之力提供“六新”服务,打造“审批最少、服务最好、速度最快”的一流营商环境,高效服务企业、群众,地区高质量转型发展激发蓬勃生机,奋力建设绿色低碳、特色鲜明的高质量转型发展先行区步伐铿锵有力。

  建立政务服务新模式

  “不到一个小时,就给我们公司的新项目顺利办理了不动产权证书,而且办证的工作人员服务态度特别好,这样的惠企服务真的很暖心!”近日,一位正在石拐区政务服务大厅办事的企业人员对享受到的政务服务赞不绝口。

  政务服务大厅是直面办事企业和群众的窗口,营商环境好不好,这里有着最直接的体现。

  石拐区政务大厅立标“最优”“最快”,实行“5+2”无休日办事服务工作机制,有效解决企业、群众正常工作日不能来办事、休息日无处可办事的问题,进一步提升了政务服务水平。深入开展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实行“一窗受理、一表填报、全程网办”,实现企业设立登记、刻制印章、申领发票、社保医保登记0.5个工作日办结;工程建设项目实行“一张申请表单、一套申报材料、一份办事指南、完成多项审批”的运作模式,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全面提升办事效率。设立“办不成事”受理窗口,并公布邮箱、热线电话。在区政务服务大厅及分大厅、苏木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全面推行“窗口无否决权”“只说YES不说NO”服务举措。全面推行代办帮办业务,组建“帮您办”队伍,根据企业群众需求,全过程代办帮办,极大地方便了办事企业和群众。

  与此同时,简化社会投资简易低风险项目审批流程,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备案等事项全程电子化办理,实行网上申请、网上审批、网上发证,并实现证照电子化。建设工程验收推行“跨部门、跨行业、共享数据、共享信息”联合验收新模式。

  措施有了,实施效果如何?办事企业和群众最有发言权。截至目前,石拐区共收到“好差评”评价数8千余条,好评率达100%。

  构建沟通联络新渠道

  “民营企业之家”,是石拐区为民营企业家提供的一个有效反映问题的平台,架起党委、政府与民营企业之间的“连心桥”,这种服务模式在自治区尚属首次。

  石拐区“民营企业之家”按照“三有一同时”的工作原则,即:办事有歇脚处,遇困难有反映地,反映问题有倾听人,问题反映同时有部门及时跟进、解决、反馈,让民营企业家有话回“家”说、有事回“家”办。区领导定期值守“民营企业之家”,为民营企业纾困解难,让民营企业能和政府主要领导一对一沟通解决问题,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地。

  同时,编制“民营企业之声”和问题交办单,推动企业快速解决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党委、政府及时了解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所思所想,为建立“有为”政府作坚实铺垫。

  石拐区工商联会随时跟进并向企业通报事务进展情况,形成了闭环工作模式。

  “民营企业之家”和“民营企业之声”使民营企业遇到问题不用再等待,不用再跑腿,切实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痛难点问题,“有些问题是多年来影响企业发展的顽疾。有了这样一个平台,我们企业家更有信心了。”雅化集团内蒙古柯达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边忠东说,企业家们的心暖了,石拐区也就会真正成为招商引资的“温巢”、项目投资的“热土”。

  据了解,截至目前,共有13位区领导在“民营企业之家”接待了30多位民营企业家,共收集民营企业反映的生产要素、营商环境、历史遗留等方面的问题144个,已解决123个。

  利用苏木镇街道党建联盟优势资源,石拐区积极联合辖区非公企业、个体工商户,搭建“联系服务个体工商户企业群”,随时随地帮群众纾困解难。通过定期座谈、随机访谈等形式,邀请社区党员骨干、辖区企业代表以及“两代表一委员”参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零距离”“家门口”服务,进一步提升服务企业效能。

  创优金融服务新支撑

  支持企业发展,石拐区不仅出人出力,还毫不吝啬地投入资金,用真金白银帮助初创企业、实体经济有效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打通金融政策落地的堵点难点痛点。

  成立基金规模为10亿元的包头市首支创新产业引导基金,通过设立项目子基金、母基金直投和FOF基金方式进行投资,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防范风险、滚动发展”的原则进行规范化投资管理,重点支持科创成果转化、新基建、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云计算、物联网应用服务、生物制药及蒙中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效应,为落户石拐区的优质产业、企业提供金融支持。

  除此之外,采取“六个一”工作法真心实意服务企业。

  打造一个集成平台。建立线上线下政银企精准对接平台,破解政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今年先后开展2次政银企对接活动。成立石拐区银政企金融服务工作群,发布金融产品政策30余条,推荐企业项目资金需求40余条,10余家金融机构与地区达成合作意向。

  组建一支顾问团队。实施金融顾问制度,组建银行金融顾问团对接企业,访企业、摸实情、送政策,深入了解企业融资需求,按照“一企一策”的要求,有针对性地给予融资支持,为企业达成融资意向1000万元。

  形成一张融资清单。通过园区、有关部门单位及企业特派联络员开展企业融资需求摸排调查,做到融资底数清、企业情况明,促进信贷供给双方无缝对接。对企业资金需求情况,实行日常调度、跟踪落实、月度分析。

  制定一本服务手册。对各金融机构涉企惠企金融政策、产品进行梳理,制定细化服务指南,汇总印发《石拐区助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汇编》,及时向企业及各金融机构精准推送,做到企业知晓政策,金融顾问为企业解读政策,打通政策链、服务链、操作链。

  编制一张清单。加强地区金融机构监管,将被监管机构分类别、分风险等级编制监管清单,将监管事项、监管频次、监管手段全部纳入清单化管理,做到职责一目了然,监管全覆盖无死角。

  守住一条安全底线。加强金融风险分析研判,开展金融风险专项排查活动,加快金融机构风险化解处置,切实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打造法律服务新平台

  石拐区整合基层法律服务资源,积极为企业提供全方位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全面审查清理涉企规范性文件,重点关注民营企业发展领域,清理不利于优化营商环境的有关文件,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全面梳理涉企项目,要求26个行政执法单位将涉企行政处罚案件录入法治政府建设一体化平台,将行政强制权力运行纳入“互联网+监管”系统,实施涉企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的精准监督。

  在包头市率先建设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置法律援助、法律咨询等功能窗口。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热线平台、网络平台三大平台融合,第一时间回应市场主体生产经营发展的法律服务需求。

  扩大法律普及的受众面,积极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一体化”建设,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对农民工通过正常合理渠道讨要工资、工伤赔偿等案件实现应援尽援,助力农民工便捷高效维权。

  组建法律服务团队,为企业开展法律知识宣传、法律法规解读、政策措施释义等“法治体检”,并“把脉问诊”,为企业送去“及时雨”。深入物流园区、工业园区等园区集中召开专场推进会,为42家辖区企业提供免费法治体检,为民营企业接种“法律疫苗”,开出“法律处方”。组织优秀律师、公证员和法律服务工作者巡回宣讲,定制普法“菜单”,为企业“量身定制”课程,实行“订单式”普法。

  将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法律法规纳入“七五”普法内容,常态化深入企业、机关等地,开展法律咨询和法治宣传活动,增强企业依法诚信经营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1-8月,通过新媒体平台发布优化营商环境相关内容300余条,印发各类宣传资料3000余份,发放法律书籍500余册,开展各类法治宣传活动近10场次,累计处理企业法律咨询50余件,为企业提供法律意见建议6条。

  铸就平安护航新盾牌

  日前,内蒙古亚新隆顺特钢有限公司和包头经纬能化有限公司为保安办理保安证,需要公安政审。石拐区公安分局民警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对接、加班加点,经过4天的努力,为两家企业共90名保安完成了政审工作,为无前科人员出具了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并将政审情况送达企业。

  主动作为,不仅密切了警企关系,更树立了石拐区政法队伍的良好形象。

  为助力优化营商环境,石拐区公安系统选配精干警力,每周进行一次涉企案件梳理,加快案件办理进度,尽全力挽回或降低企业经济损失和其他利益影响。每月开展一次安全大检查,积极帮助企业查找漏洞,排除安全隐患,创造安全有序的生产环境。每月开展一次法律宣传活动,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提供必要的法律咨询和援助。每季度举办一次警民恳谈会,倾听企业诉求和心声,解决需要解决的问题。每半年开展一次集中培训,提高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等方面的能力。

  近期,区公安分局在内蒙古亚新隆顺特钢有限公司建立了自治区首家“警企服务站”,为园区企业打造“三零服务”,即对涉企刑事、治安案件接警“零时差”、打击“零容忍”、服务“零差距”。警企服务站自运转以来,及时协调处理数起纠纷事件,取得了良好社会反响。

  为企业排忧解难,为发展保驾护航,石拐区持续营造更加服务便捷、公正高效、安商亲商的优质营商环境,广大企业安全感十足。

  升级监督执纪新体系

  “谈感受、讲困难、摆问题、提建议,我们前后组织40多位来自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企业家代表召开了3场座谈会,收集意见建议107条,整理后联合相关职能部门提出解决措施。”石拐区纪委监委优化营商环境监督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人表示,企业的难点,就是纪检监察工作的重点。

  区纪委监委制定了《石拐区纪委监委关于加强优化营商环境监督执纪工作方案》,组建由区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带队,3名分管负责人协同,相关部室(组)全程跟进的“1+3+N”优化营商环境监督工作专班,深入企业、项目工地和职能部门进行“蹲点式”调研、“点穴式”督导和“体验式”暗访。截至目前,召开职能部门专题座谈会35次,走访调研企业42家、相关职能部门26个,开展个别访谈18次,发现问题36条。

  “您好,我想开家物流公司,怎么办理营业执照,多久能办好?”近日,在石拐区政务服务大厅,区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在未亮明身份的情况下,取号、排队,咨询窗口工作人员相关业务,从办事群众视角“亲测”窗口服务质量。

  实地体验办理流程,实时询问群众遇到的问题,已成为发现问题的“必选动作”。为进一步畅通企业诉求渠道,区纪委监委每周通过“清风喜桂图”微信公众平台发布营商环境信访举报公告,并制发“营商环境监督卡”和“领导干部提醒卡”,将公共管理服务事项置于群众全方位监督之下。同时,全面实施“码上监督”,在窗口服务部门统一张贴网络举报“二维码”,通过扫描“二维码”开启投诉“直通车”,对破坏营商环境违纪违法行为进行“一键举报”,真正做到让企业安心投资、顺心办事、舒心创业。

  在畅通信访举报的基础上,相关职能部门召开多场“优化营商环境清政利政座谈会”,广泛征求特约监察员、企业代表、行业协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建议,深挖营商环境作风问题深层次原因,从根本上攻破整治难点。按照“点题整治”思路,发布《石拐区纪委监委致广大企业家的一封信》,制作了包含11方面82项的“优化营商环境调查问卷”,匿名征求区属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合资企业、外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意见建议,全面评估地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成效。

  提升政商关系“链接度”,将优化营商环境监督执纪工作纳入年度重点,纳入“三务公开”监督范围……监督执纪新体系的建立,让在石拐区投资兴业的广大企业无丝毫后顾之忧。

  筑巢引凤栖,花开蝶自来。以塑造“石心实意”政务服务新品牌为抓手,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跑起来,抢时间,争一流,石拐区扎实有效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细落实,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行稳步健,为地区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和“十四五”规划顺利实施汇聚强大动能。(黄瑞)

  (图片由石拐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责任编辑: 闫鹏宇]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