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时评】防疫意识的“口罩”不能摘
内蒙古新闻网  21-09-29 11:29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近期,国内出现多点散发疫情。面对严峻的防疫形势,我们仍须高度警惕,切实绷紧思想之弦,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把疫情防控工作当作重中之重,坚决有力打好疫情防控持久战。

  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前不久,有人在介绍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经验中谈到,在低风险和空旷的地方,口罩可以适当摘掉。但对疫情要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底线思维绝不能丢,防疫意识的“口罩”绝不能摘。

  宁可十防九空,也不能万一失防。著名的“墨菲定律”告诉我们,留下一处漏洞、一个死角,就可能产生成千上万个隐患。疫情防控同样如此,一个环节防控不力,就可能造成重大安全风险,给整个工作造成被动。近期一些地方上的散发疫情,原因可能有很多条,但都离不开思想麻痹松懈这一条。要确保疫情防控工作取得实效,避免大的风险发生,必须保持高度的敏锐性、警惕性,丢掉侥幸、严防死守,戴好防疫意识的“口罩”,组织严督导、个人严自律,从严从紧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举措。

  疫情虽然是个变量,但任何问题的发生都有端倪可寻、迹象可查。保持高度警惕,善于发现苗头风向,及时查找隐患漏洞,就能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做到防患于未然、治病于未发。目前,疫情防控处于常态化。常态化之“常”,是经常、是长期,考验的是防控耐心、管控策略、治理能力。只有不浮躁、不厌烦、有定力,才能够做到预防在前、有效应对。倘若失去耐心,放松要求,缺少防疫意识,存在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危险发生时就会猝不及防。

  抗疫不误战斗力,防控不松战备弦。必须清醒地看到,天下并不太平。我们不仅面对疫情这个非传统安全威胁,还面临着军事安全挑战。对全军官兵来说,不仅要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更要全面推进练兵备战、推进年度大项任务落实。只有搞好统筹协调,在扎实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进一步聚焦核心职能,深入推进练兵备战工作,全面提高新时代打赢能力,做到全时待战、随时能战,才能确保一旦有事能够拉得出、上得去、打得赢。

  目前,继续织好疫情防控的大网,还得做好两点:一是做好个人防护;二是尽快接种疫苗。

  盛夏已至,出门在外戴上口罩确实不那么舒适,但比起被病毒“盯上”的风险,再麻烦也应做好个人防护工作。每天不妨问问自己,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用公筷……这些早已烂熟于心的自我防控措施,我们真的做到了吗?

  除了做好个人防护,我们也要对接种疫苗报以积极态度。中国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无需赘述。可能有人会问,既然病毒会变异,如果有新冠变异株,疫苗会失效吗?对于这点,中国疾控中心专家明确表示,变异病毒可能有一定免疫逃逸现象,但现有的疫苗对变异病毒仍然有可观的免疫效果。可见,疫苗依然是防止病毒入侵的最有力武器。当然,相关部门也要在做好疫苗供应保障、扩大疫苗接种面、提高疫苗接种速度的基础上,抓好宣传引导,切实打消公众顾虑,进一步助力群体免疫。

  抗击疫情,没你不行。口罩别忙摘,疫苗打起来!(张静)


[责任编辑: 张睿]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