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史增信铸军魂 感悟初心强担当
内蒙古新闻网  21-10-19 10:19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

  ​近日,内蒙古军区“党史大讲堂”迎来一位特殊的授课人——获得“七一勋章”的廷·巴特尔,他为官兵们带来了一堂精彩生动、质朴深刻的党课。

  “这些年,我一直激励自己,多为国家、牧民们办一些好事、实事。”授课现场,廷·巴特尔平实且饱含深情的讲述,赢得了阵阵如潮的掌声。大家纷纷表示,要牢记初心使命,锤炼坚强党性,忠诚履职尽责,为建设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作出更大贡献。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以史鉴今砥砺奋进。内蒙古军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围绕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创新理论,以学习党史为重点,使听党指挥、奋斗强军的意志力量进一步凝聚。

  让“红色基因”入脑入心

  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在党史学习教育推进过程中,内蒙古军区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坚持以领导干部为重点,示范带动全体官兵,一级带着一级学、一级带着一级干,奏响了党史学习教育“大合唱”。截至10月上旬,团以上单位党委班子成员、基层党组织书记讲党史专题课850余人次,为部队树立了良好导向。

  “红军之所以能够坚持下来,就是相信跟着中国共产党一定会胜利。没有这种信仰,是不可能走完两万五千里长征的。”上半年,在内蒙古军区大校、上校军官理论集训暨党委书记培训班上,解放军报高级编辑卜金宝结合老红军王茂全爬雪山过草地的长征经历,给在场官兵上了一堂生动的党史课。

  99岁终圆入党梦的医学泰斗苏鸿煕、天山深处守墓30余年的老兵陈俊贵、义务打扫社区37年的老英雄任明德……为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内蒙古军区把军地专家、党史学者“请进来”,通过一个个生动具体、通俗深刻的红色故事,让红色基因入脑入心。

  “七一”前夕,一场党史知识竞赛让参与其中的官兵大呼过瘾。这场比赛围绕百年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设置个人必答题、小组必答题、抢答题、风险题和观众互动答题5个环节。赛场上,各代表队互不相让、激烈交锋,选手们准备充分、答题踊跃,场下观众积极互动、气氛热烈。

  “此次党史知识竞赛,既检验了部队党史学习教育的质量和成效,也有效提升了官兵学党史、知党史、用党史的能力水平。”内蒙古军区政治工作局干事崔桂梓说。

  教育只有鲜活生动,适合大众“口味”,才能直击人心。内蒙古军区从今年年初开始,先后组织了“荣光”主题文艺演出、读书演讲活动、重温入党誓词等十余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有效激发了广大官兵的学习热情。

  让“为群众办实事”走深走实

  “国家确定的三类(含三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累计满5年的军人子女,在户籍所在地就读的,不受落户时间限制……”近日,内蒙古军区政治工作局联合自治区教育厅、退役军人事务厅出台《内蒙古自治区军人子女教育优待细则》,目的是让边防军人子女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刚性措施、硬性规范,让军娃入学一路绿灯。内蒙古军区各军分区(警备区)都已指定专人负责辖区军人子女入学入托工作,目前正在办理汇总名单、核准手续等工作,推动政策尽快落地。

  内蒙古军区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落实到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上,有效履行新时代人民军队使命任务,贯彻党中央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要求,深化练兵备战,推动解决官兵成长成才、家属就业、子女入学、住房医疗、涉法纠纷等现实困难,积极支援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今年年初,内蒙古军区拉单列表,明确为官兵办理297件实事,目前已完成224件。同时,联合地方制定落实军人子女教育、随军家属就业等10多项优待优惠优抚政策,近400名军人和烈士子女实现100%按意向入托上学。“我们还解决了126名家属的随调和安置工作问题,对100余个困难军人家庭实施精准帮扶,此外还对接了109个帮扶村,逐一制定乡村振兴措施。”内蒙古军区政治工作局干事许博说。

  “不出营区,就能到影院看电影,真是太棒了!”官兵纷纷点赞。邀请军地心理专家为官兵进行心理咨询和服务,为全军区官兵及家属办理远离军队医疗体系商业保险……内蒙古军区还制定了机关为官兵办15件实事的计划,既有涉及官兵切实利益的小事,也有涉及帮助协调解决军分区机关部署调整的大事,目前已完成7项计划项目。

  一件件实事落地,温暖了官兵和家属的心。


[责任编辑: 任镜宇]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