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互嵌式社区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内蒙古新闻网  21-10-25 10:12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

  孙嫱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对中国民族分布格局和民族关系形态产生了重要影响,应对这种变化的具体措施也需要在与时俱进中不断完善。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提出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新时代背景下对中国特色民族工作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尊重民族发展规律的重要论断。

  开放的全国性市场是互嵌式社会结构的核心,也是各民族彼此交往交流交融的前提。在初期,市场是彼此关系生成的主要场景,市场关系实质上是以利益为导向的竞争关系,因此,双方在一定范围内出现矛盾在所难免,但生发于市场中的关系会成为各民族建立更广泛关系的基础和参照。随着地方政府服务管理意识的转变和市场规范性的增强,因市场关系而生成的矛盾会不断减少,相反因经济联系逐步发展出友谊的现象会越来越多。

  其次,不同民族群体间生发于市场的有限互动关系,会随着彼此接触领域的拓展及程度的加深,逐步发展成全面立体的互动关系,政府积极介入并努力创造使各个群体能够享有均等化社会公共服务的条件,正是构建互嵌式社区环境的重要举措,对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具有重要意义。再次,不同民族成员在共同追求美好生活过程中,随着彼此接触机会不断增加,共同社会生活经验不断积累,会建立起越来越丰富的良性个体关系,原本的陌生、隔阂和误解会逐渐转变成为彼此的理解、认同和包容,进而升华为民族群体间广泛深入的交往交流交融,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 张睿]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