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贡献中国智慧
内蒙古新闻网  21-10-25 10:12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

  刘泓

  作为立足于人类文明走向的宏大视角,基于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新意体现在:一是更加开放,它超越了语言、地域、历史、血缘等既往存在的人类共同体的认同基石,而将共同的未来视为认同对象,以共同命运作为纽带将共同体成员的权利和职责紧密联系起来。二是更加平衡,它从共同体结构关系出发,以将命运概念纳入共同体的范畴之中的方式,在原有民族国家的结构框架之下,规避了零和博弈指向的传统的国际秩序,主张将民族国家从强权性、冲突性、竞争性与剥削性交织的传统国际关系中解放出来,建立求同存异、共同发展的世界新秩序,实现合作共赢这一人类社会未来发展趋势的普遍共像。

  从构建目的看,民族国家将通过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得以强化而非终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为了给民族国家注入新的生命力,实现人类的共同发展,是世界各族人民寻求自我保护的现实途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理念以平等为原则,克服了民族主义古典理论家所倡导的传统民族国家构建理念的非理性本质。人类命运共同体以世界各国人民共赢为构建目的,抛弃了传统的民族国家处理国际关系时将本国利益视为至高无上的行动宗旨。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现代中国面对全球治理结构性失序和解决全球性问题而贡献出的中国智慧。人类命运共同体着眼于民族国家间关系的再定义,不再以单一经济利益、文化共性或是区域聚合为认同基点,而是以人类文明作为主体看待当今世界的各种价值、应对全球性问题,从而实现世界各国适配新一轮的经济全球化、人类社会政治多样性协同发展的全新格局。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世界民族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责任编辑: 张睿]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