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电影《隐形的翅膀》主人公无臂女孩的原型,她用双脚同命运展开了顽强抗争,学会用脚吃饭、写字、弹琴、操作电脑,练成了奇特的“足书”艺术,考入中国科学院读研究生——

李智华用足作画。
看过电影《隐形的翅膀》的人们,都为影片中那位与命运顽强抗争的无臂女孩所感动,鲜为人知的是,影片的主人公原型是通辽市扎鲁特旗的李智华。自幼失去双臂的李智华,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不仅学会了用脚吃饭等各种生活技能,还学会了写字、弹琴、书法绘画、操作电脑。一路走来,李智华练成了奇特的“足书”书法艺术,她还考进中国科学院,成为一名心理学硕士研究生……
折翅的“丑小鸭”
李智华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父亲是位憨厚老实的农民,母亲患有间歇性精神病,常年服药,家中所有的财产就是三间低矮的土坯房。出生后,瘦小的李智华是喝小米粥凉开水活过命来的,她还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
李智华出生一百天的那个晚上,母亲的精神病又复发了,将尚在襁褓中的李智华独自留在家中,离家出走,再次消失在亲人的视野里。半夜睡醒后,李智华见不到身边一位亲人,又哭又闹时,打翻了身边照明用的煤油灯,火苗引燃了被褥。李智华被抢救出火海后,虽然保住了性命,但永远失去了双臂,头及左脸颊也留下了永久的伤痕,成了一只折断翅膀的“丑小鸭”。
没有双臂的李智华从记事起,常常感觉到生活的不便和生存的艰难。每次和小朋友去山坡采摘野花,别人总能抱着一大捧,可她只能用嘴巴牙齿叨来一两朵。一日三餐,哥哥姐姐都用筷子,想吃什么就夹什么,她只能张大嘴巴伸着头,等着家人喂食。到了入学年龄,和她一同玩耍的孩子都背起了书包,她却望着小朋友们欢快的背影,孤单地卧在家里。她多次逼着父亲给她报名上学,父亲总说“负责报名的老师不在,再等等吧。”时间一天天过去了,李智华等不及了,自己去学校,才知道因为残疾,没资格在学校读书,被拒之校门之外。李智华回忆说:“在以后的日子里,每天都会遇到常人想象不到的困难,而且还要去独自克服,既要让自己活下去,又不能成为别人生活中的累赘。面对现实,自己经常会感到很无奈。”

李智华表演“足书”
“我要上学!”
李智华5岁时,看到别人家的小孩子尝试着为家里干些家务,她也让父亲为自己编了一个小竹笼,到村外给家里捡拾柴禾。别人用手捡,她就用残断的双臂夹,别人用一小会儿就捡满一笼,她要花费大半天时间,最后还要用残臂捧着竹笼回家。看到别人都是自己用手拿着筷子吃饭,李智华不让别人喂,坚持用脚趾夹起筷子、汤勺。脚趾稍微一动,不是食物搞脏了脸,就是嘴巴未接住,把饭菜掉到地上。李智华宁愿饿肚子,也不让别人帮忙。凭着这股倔脾气,李智华不但学会了用脚吃饭、穿衣,还能熟练地用脚趾穿针引线、驾驶四轮拖拉机、洗衣服、做饭。
李智华上学的经历颇具传奇色彩。被拒之校门之外后,她偷偷地跟随哥哥、姐姐潜入教室,然后躲在课桌下旁听,或者搬来几块砖,垫在脚下,在教室外偷听老师讲课。一次课堂提问,教室内没有一个学生能给出答案,窗外的李智华憋不住喊道:“我知道”。老师惊奇地来到窗外,又现场考了李智华几个问题,结果得到了全部正确答案。老师又问她:“你的作业是谁替做的?”李智华说是自己独自完成的,当场用脚演示给老师看。得知李智华为了上学所付出的一切,当年拒收她的小学,终于正式招收她为新生。
为了用脚夹笔写好字,她疯狂练习,脚磨起了血泡,也不休息,血泡烂掉了,她含着泪继续练。当脚趾磨起了茧子,李智华终于写好了自己的名字。冬天到了,因为长期光着脚写字,脚肿得像个茄子,连鞋都脱不下来,父亲含着眼泪用剪刀把鞋子剪开。
3年后,李智华考进了当地的重点高中,可因身体残疾,再次被学校拒收。更不幸的是,此时,李智华的妈妈发病离家出走后被发现在河滩溺亡。李智华心如刀绞,决心帮爸爸扛起生活的重担,开始用脚做饭、喂猪、种地,学会了用残缺的双臂开拖拉机,16岁出头的她竟成了家里能干的姑娘。
李智华为自己不成为家人的负担感到骄傲,可她的内心深处,始终不舍那个上学梦。2000年7月,李智华给当地电视台、报社写信,讲述自己的故事,发出“我要上学”的求助。包头市轻工业中专学校看到报道后,深受感动,破格录取了她。因为喜欢书法、绘画,喜欢用脚夹着树枝在地上涂鸦,她选择了工艺美术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