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专题  >  庆祝自治区成立70年  >  聚焦   
【草原群英·回望70年】莫德格玛:从牧羊女到舞蹈家
内蒙古新闻网  17-04-26 10:26 打印本页 来源:北方新报 
 

舞蹈家莫德格玛

莫德格玛在表演《盅碗舞》

  莫德格玛,著名的蒙古族舞蹈家。1956年考入内蒙古歌舞团,1959年开始担任内蒙古歌舞团主要演员,1960年担任独舞演员;1962年调入东方歌舞团,后来担任东方歌舞团独舞演员、编导等,兼任中国“江格尔”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特邀研究员等,连续当选6届全国政协委员;1985年被评为国家一级演员。代表作有《盅碗舞》《蓝蓝的天》《嘎达梅林夫人》《湖畔晨曦》等。

  苦难童年

  1941年12月25日,伴随着阵阵啼哭,一个小生命降生在内蒙古察哈尔正黄旗(今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草原上一个贫困牧民家庭。她的父母没有想到,这个瘦弱的小婴儿在20多年后竟然震撼了世界舞坛,她就是莫德格玛。

  4岁时,莫德格玛被人要走了,从此跟着养母过着悲惨的生活。5岁时,养母背着莫德格玛,拉着双目失明的婆婆离家投奔亲戚。亲戚家的生活也不好,莫德格玛的养母不得不嫁人。养母嫁的男人脾气不好,经常殴打莫德格玛的养母。不久以后,莫德格玛开始了她的放羊生涯。羊总是乱跑,又矮又瘦的莫德格玛不停地喊,拼命地追,可就是不管用。秋雨过后,草原上遍地是霜,赤脚放羊的莫德格玛冷得直打哆嗦,脚上满是裂口。

  放羊不仅受罪,还得面对狼的威胁。莫德格玛很小的时候就见过狼。有一天,她取粪的时候,突然看见两只狼蹲在羊圈旁看着里面的羊群,莫德格玛害怕了,胆怯地喊奶奶:“狼来了,狼来了!”“快点火,狼怕火。”奶奶教给了她对付狼的办法。第一次见过狼,第二次、第三次莫德格玛就没那么怕了,她知道怎么治狼。

  养母长期受折磨,终于疯了。她又哭、又笑,疯跑疯逛。在一个冬天里,奶奶死了,养母也死了,只留下莫德格玛一人。

  艺术之路

  解放后,叔叔捎来了信,要接莫德格玛回亲生母亲身边。亲生母亲所在的地方有学校,莫德格玛从一个放羊女变成了小学生。

  1955年的一天,内蒙古歌舞团来了两个招考学员的老师,一眼就相中了莫德格玛这个好苗子,马上给了她招考表格。这张表格成了她人生的里程碑。1956年5月,莫德格玛乘坐火车来到呼和浩特。这是莫德格玛第一次走进城市,第一次远离家乡。学员生活开始了,发声、练舞、听课,来自牧区的莫德格玛接受着多方面的教育。所有课程里,莫德格玛最喜欢舞蹈课,但是一天只有两节,其他时间要学别的,她感到不满足。于是,她去找班主任乌云老师。乌云老师说:“以后要分班,你喜欢什么呢?”“我是个蒙古人,我要学蒙古舞。”莫德格玛毫不犹豫地说。

  清晨3时,万物沉睡,莫德格玛已经起床了。她摸索着穿衣下地,悄悄地奔向排练室。排练室是上锁的,对开的弹簧门被一条铁链牢牢锁着,可是,有心的莫德格玛早就发现将门错开缝儿,她那瘦小的身体就可以钻进去。偌大的排练室是她一个人的天地,她忘我地练习。

  排练室的老妈妈终于发现了莫德格玛,从此,每当提起莫德格玛老妈妈就会说:“就那个钻门缝儿的小蒙古!”

  硕果累累

  6个月的学员生活结束了,莫德格玛被分到了舞蹈队,不到半年她就学会了10多种不同风格的舞蹈。在1957年夏天舞蹈队组织小分队到牧区慰问的时候,她已经是不可缺少的主角了。

  随后,莫德格玛又投入到《大盅碗》的排练中,这也为莫德格玛日后的成名作《盅碗舞》奠定了基础。1959年11月,莫德格玛参加了内蒙古自治区独唱、独舞、独奏汇演。从出场的蹲弓步开始,《盅碗舞》不仅以崭新的内容、独具特色的动作和技巧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而且获得了优秀节目奖和优秀演员奖。莫德格玛的演出得到乌兰夫等自治区领导的高度评价。

  1961年秋天,陈毅莅临内蒙古视察的时候看了莫德格玛表演的《盅碗舞》,连连夸奖:“这个蒙古族小姑娘跳得好,有味道!”

  《盅碗舞》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莫德格玛的名字也传到了北京,引起周恩来总理的关注。不久,莫德格玛被调到了刚刚组建的东方歌舞团。1962年,在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莫德格玛优美的舞姿轰动了芬兰赫尔辛基,为祖国赢得了荣誉。1963年底,莫德格玛随中国艺术团前往法国巴黎进行演出,她的《盅碗舞》又一次倾倒了法国观众。莫德格玛随中国艺术团先后到意大利、比利时、瑞士、荷兰等国演出。每到一处,莫德格玛都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和赞美。演出归来,陈毅在上海接见中国艺术团演职人员时,对莫德格玛说:“我得到了消息,你轰动了欧洲。”

  1978年,她又把《盅碗舞》带到了美国,从纽约、华盛顿到洛杉矶,精湛的表演,赢得了观众一致好评。《纽约时报》、《华侨日报》以《东方一绝》为题评论她的舞蹈技艺。

  1981年11月,她在呼和浩特市举办了独舞晚会,后来又先后在全区5个盟市举办了独舞晚会。文/甘峰岭 潘瑞春 樊文礼

[责任编辑 王美花]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传承传统文化
技能大比拼
杏花开了
共建绿色化工园区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内蒙古之最】我国最大的旅蒙商号
• 李纪恒:以解决问题为突破口 把脱贫攻坚工作做得更实更好
• 【网信事业新成就】云计算&大数据呼和浩特拥“云”入怀遇见未来
• 第三届内蒙古美食文化节举行 蒙餐成为舌尖上的诱惑
• 布小林: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为自治区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 呼和浩特市一男子将邻居打成“植物人”被判处有期徒刑九年
• 内蒙古首部作家和画家联袂创作的散文集问世
专题推荐
治国理政进行时
【专题】内蒙古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
• 【专题】2016内蒙古大数据产业推介会
• 【专题】聚焦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
• 【专题】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两会
网站介绍 | 组织机构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