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9日,乌海市汉森酒业集团葡萄种植基地,果农正在收获葡萄,丰收的喜悦写在脸上。记者 金泉 摄
初秋的沙漠湖城乌海,在蓝天白云映衬下格外靓丽。大街小巷彩旗迎风飘舞,“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字样的横幅格外醒目,到处洋溢着欢乐祥和的喜庆气氛。8月9日,乌海市各族干部群众怀着喜悦的心情迎来了前来慰问的中央代表团三分团。
在汉森酒业葡萄种植基地,农户左永红兴奋地把刚刚从藤架上摘下来的葡萄递到中央代表团成员手中,“快尝尝吧,我们乌海的葡萄可甜了!”经过多年坚持走“生态、高效、特色、精品”农业发展之路,乌海市葡萄产业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主导产业。目前,该市葡萄种植面积3.2万亩,葡萄品种100多个,葡萄年产量超万吨,整条葡萄产业链年产值达3亿多元,是自治区规模最大的葡萄生产基地,已成为可与新疆吐鲁番地区相媲美的优质葡萄生产基地。
乌海市妇儿医疗预防保健中心医院是自治区唯一一家通过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联合委员会认证的医院,连续7年孕产妇死亡率为零。走进中心医院的新生儿泳疗室观察区,十几位年轻的产妇妈妈正扶着她们套着游泳圈的小宝贝在浅浅的水池里游泳。看着这一个个胖乎乎的小婴儿快乐地在水里扑腾,代表团成员不由得赞叹道:“太好了!太棒了!”现代化的医疗设施、先进的管理模式、周到细致的医疗服务……耳闻目睹这一切,让代表团成员竖起了大拇指。
作为乌海市重点文化标志性工程,当代中国书法艺术馆建设规模在国内首屈一指。2008年9月,乌海市被中国书法家协会命名为全国第一个“中国书法城”。如今,书法文化已成为乌海人的精神家园。流连在充满艺术气息的书画长廊中,中央代表团成员尤其对一幅雄浑有力的国画《大漠湖城旭日乌海》印象深刻,赞叹不已。
站在波光涟漪的乌海湖边望去,天高云阔,浩瀚的沙漠景观十分壮丽,构成一幅瑰丽多彩的塞上风景画。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见证着乌海由“乌”向“海”的转变,一座生态宜居的“沙地绿洲、水上新城”已向世人走来。
70年风雨兼程,70年硕果累累。
中央代表团成员所到之处,亲眼目睹了乌海这座“乌金之海”“葡萄之乡”“书法之城”“赏石之城”“黄河明珠”“沙漠绿洲”的崭新风貌。乌海市用生动的实践证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完全符合内蒙古的实际,符合中国的国情,符合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正如在座谈会上乌海市蒙古族中学校长傲特根查干所说的那样:民族团结是一切发展的坚实基础。(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蔡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