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梁素海百鸟鸣唱春之声
内蒙古新闻网  21-03-23 15:22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

春天的乌梁素海。

  春暖向阳,候鸟归来。 3月22日的乌梁素海波平如镜,碧水映衬着蓝天,各种大大小小鸟儿仿佛收到了春的邀约,在这里参加一场盛大的聚会。它们有的在海面上引颈入水自在觅食,有的踏波起舞凌空飞翔,有的追逐嬉戏求偶鸣唱,构成了一幅春日里多姿多彩的和谐自然生态画卷。

  乌梁素海湿地是地球同一纬度最大的湿地,也是欧亚大陆鸟类迁徙的主要通道,世界八条鸟类迁徙通道中的南亚、西南亚——中亚和东南亚——澳大利亚两条通道在此交汇。今年3月份,疣鼻天鹅、玉带海雕、大鸨、波斑鸨、遗鸥、白琵鹭、蓑羽鹤、斑嘴鹈鹕等各种鸟儿成群结队应时而至,在此栖息停歇繁殖生长。

春天的乌梁素海。

天鹅振翅飞翔。罗跃忠摄

  乌梁素海鸟类保护站站长马海明从小生活在海边,对这里的生态变迁有着很深的了解,他从2014年开始,专门参与海区的护鸟工作,与这里的鸟儿们结下了不解之缘。

  “近年来,随着乌梁素海水质持续好转,鱼类和鸟类数量明显增加。每年有260多种600多万只鸟类在此栖息,每年在这里繁殖的疣鼻天鹅就有200多只,迁徙离开时有600多只。”马海明介绍说。

  马海明还特别提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去年冬天,约1万多只赤麻鸭“恋”上乌梁素海没有南迁,成功在这里越冬。它们成群结队“占据”了一片几十亩大小的深海水域,每天栖息嬉戏,楞是让这片水域没有结冰封冻,这群赤麻鸭平时的食物来源主要是未结冰水域的鱼虾和周边农田里撒落的玉米粒。

天鹅振翅飞翔。罗跃忠摄
天鹅振翅飞翔。罗跃忠摄

疣鼻天鹅成双成对。罗跃忠摄
越冬的赤麻鸭。

美丽的乌梁素海。(资料图)

  近年来,巴彦淖尔市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筹推进乌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建设,坚持“湖内的问题”、“功夫下在湖外”,由单纯的“治湖泊”向系统的“治流域”转变,积极争取并实施了总投资56.78亿元的乌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国家试点工程,走出了一条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让“塞外明珠”重新璀璨绽放。 乌梁素海生态保护中心主任杜占贵说:“通过两年多的综合治理,乌梁素海水质由过去的劣五类到2020年全年稳定和优于五类,部分区域、部分时段、部分水质指标达到了四类、三类,甚至有的达到二类。水质的显著改善,吸引了大量的鸟类来乌梁素海留足、栖息、繁殖,鱼类的品种和数量也明显增加,湖区现有各种鸟类264种,其中国家一类保护鸟类9种,二类保护鸟类36种,鱼类22种。”(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韩继旺)


[责任编辑: 巴菊媛]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