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内蒙古新闻网  21-06-16 10:28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内蒙古自治区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8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攻坚克难、奋发进取,全区经济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质量效益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的步伐。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区地区生产总值17289.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53.8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6807.3亿元,增长5.1%;第三产业增加值8728.1亿元,增长6.0%;三次产业比例为10.1:39.4:50.5。第一、二、三产业对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7%、37.2%和56.1%。人均生产总值达到68302元,比上年增长5.0%。

  年末全区常住人口2534.0万人,比上年增加5.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589.1万人,乡村人口944.9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2.7%,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男性人口1306.2万人,女性人口1227.8万人。全年出生人口21.1万人,出生率为8.35‰ ;死亡人口15.1万人,死亡率为5.9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40‰。

  指 标

  年末数(万人)

  比重(%)

  全区总人口

  2534.0

  100.0

  其中:城镇

  1589.1

  62.7

  乡村

  944.9

  37.3

  其中:男性

  1306.2

  51.5

  女性

  1227.8

  48.5

  其中:0-14岁

  338.3

  13.4

  15-64岁

  1930.6

  76.1

  65周岁及以上

  265.1

  10.5

  年末全区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275.3万人。城镇新增就业25.9万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6.0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8%。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8%。分城乡看,城市上涨1.8%,农村牧区上涨1.9%。分类别看,八大类价格均呈上涨态势。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2.0%,衣着类上涨1.7%,居住类上涨2.3%,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1%,交通和通信类上涨1.4%,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0.8%,医疗保健类上涨2.7%,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0.6%。从工业生产者角度看,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分别上涨3.2%和2.4%。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3.6%,农产品生产者价格上涨2.0%。

  表2 2018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类 别

  比上年涨幅(%)

  居民消费价格

  1.8

  其中:城市

  1.8

  农村牧区

  1.9

  其中:食品烟酒

  2.0

  其中:粮食

  0.8

  畜肉

  0.6

  蛋

  11.7

  水产品

  3.6

  鲜菜

  7.1

  鲜瓜果

  5.4

  衣着

  1.7

  居住

  2.3

  生活用品及服务

  1.1

  交通和通信

  1.4

  教育文化和娱乐

  0.8

  医疗保健

  2.7

  其他用品和服务

  0.6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全年退出煤炭产能1110万吨,关停落后小火电11.8万千瓦。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比上年下降1.9%。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63.5%,比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成本为77.4元。全年制造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为18.1%,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28.4%,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重为1.6%,比上年提升0.7个百分点。工业技改投资占全部工业投资的比重为14.0%,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技改投资占制造业投资比重为16.4%,比上年提高5.1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20.0%,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比上年增长6.2%。

  新动能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培育。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非煤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7%,快于煤炭产业增加值8.1个百分点。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9%,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43.2%。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7%,高新技术工业增加值增长17.1%。全年单晶硅产量增长1.2倍,稀土化合物产量增长45.9%,石墨及碳素制品产量增长42.8%,新能源汽车产量达11547辆。

  二、农牧业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882.4万公顷,比上年下降2.1%。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79.0万公顷,增长0.1%;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03.4万公顷,下降8.9%。粮食总产量3553.3万吨,比上年增长9.2%;油料产量201.5万吨,下降16.3%;甜菜产量515.9万吨,增长49.8%;蔬菜产量1006.5万吨,下降9.4%;水果(含果用瓜)产量225.5万吨,下降15.8%。

  全年肉类总产量267.2万吨,比上年增长0.8%。其中,猪肉产量71.8万吨,下降2.3%;牛肉产量61.4万吨,增长3.3%;羊肉产量106.3万吨,增长2.1%;禽肉产量19.7万吨,下降2.0%。禽蛋产量55.2万吨,增长3.7%。牛奶产量565.6万吨,增长2.3%。年末牲畜存栏数7277.9万头(只),比上年下降2.2%。其中,生猪存栏497.3万头,下降1.6%;牛存栏616.2万头,下降6.1%;羊存栏6001.9万只,下降1.8%。

  表3 2018年主要农畜产品产量和牲畜存栏数及增长速度

  指 标

  2018年

  比上年增长(%)

  粮食(万吨)

  3553.3

  9.2

  小麦(万吨)

  202.3

  7.0

  玉米(万吨)

  2700.0

  8.1

  稻谷(万吨)

  121.9

  43.0

  大豆(万吨)

  179.4

  10.3

  薯类(万吨)

  149.8

  8.9

  油料(万吨)

  201.5

  -16.3

  甜菜(万吨)

  515.9

  49.8

  水果(含果用瓜)(万吨)

  225.5

  -15.8

  蔬菜(万吨)

  1006.5

  -9.4

  牛奶(万吨)

  565.6

  2.3

  绵羊毛(万吨)

  11.8

  -6.7

  山羊绒(吨)

  6606.8

  -17.7

  水产品(万吨)

  14.0

  -10.7

  肉类总产量(万吨)

  267.2

  0.8

  猪肉

  71.8

  -2.3

  牛肉

  61.4

  3.3

  羊肉

  106.3

  2.1

  年末牲畜总头数(万头、只)

  7277.9

  -2.2

  大牲畜(除牛外)(万头)

  162.5

  -3.4

  羊(万只)

  6001.9

  -1.8

  猪(万头)

  497.3

  -1.6

  牛(万头)

  616.2

  -6.1

  年末全区农牧业机械总动力3663.7万千瓦,比上年同口径增长5.2%;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1%。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7.8%,集体企业增长12.8%,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增长7.8%,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增长4.2%。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1.0%,制造业增长8.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3.8%。在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增加值下降1.4%;重工业增加值增长8.2%。

  表4 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行业增长速度

  指 标

  比上年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7.1

  按主要行业分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1.6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22.0

  农副食品加工业

  -7.6

  食品制造业

  1.9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20.9

  医药制造业

  12.5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18.2

  汽车制造业

  14.8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15.0

  六大优势产业

  能源工业

  6.7

  冶金建材工业

  8.8

  化学工业

  14.7

  农畜产品加工业

  -4.8

  装备制造业

  1.0

  高新技术业

  17.1

  从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看,全区原煤产量97560.3万吨,比上年增长7.7%;焦炭产量3374.1万吨,增长10.8%;发电量5003.0亿千瓦小时,增长13.4%,其中,风力发电量632.4亿千瓦小时,增长16.0%;钢材产量2259.5万吨,增长12.8%;铝材产量169.9万吨,增长18.5%。

  表5 2018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指 标

  产量

  比上年增长(%)

  原煤(万吨)

  97560.3

  7.7

  焦炭(万吨)

  3374.1

  10.8

  原油(万吨)

  121.6

  -2.5

  发电量(亿千瓦小时)

  5003.0

  13.4

  粗钢(万吨)

  2307.6

  16.3

  钢材(万吨)

  2259.5

  12.8

  十种有色金属(万吨)

  548.4

  20.0

  电解铝(万吨)

  431.2

  22.9

  平板玻璃(万重量箱)

  1037.7

  5.0

  化肥(万吨)

  428.5

  -13.0

  精甲醇(万吨)

  968.7

  12.0

  水泥(万吨)

  2905.3

  -5.0

  乳制品(万吨)

  254.8

  -4.5

  铝材(万吨)

  169.9

  18.5

  彩色电视机(万台)

  134.1

  -2.5

  基本型乘用车(轿车)(辆)

  88786

  12.5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023.1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实现利润1409.4亿元,增长7.5%;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10.1%。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9.2%。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2.1%。全区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建筑施工企业1147家,比上年增加137家;施工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369.2万平方米,下降1.4%;竣工房屋面积1699.8万平方米,下降16.3%;房屋建筑竣工率31.7%。全年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实现利润36.5亿元,比上年下降35.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下降27.3%。其中,50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下降27.8%。民间投资比上年下降17.4%,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0.6%。从三次产业投资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24.5%,第二产业投资下降19.6%,第三产业投资下降31.6%。按项目隶属关系分,地方项目投资下降28.8%,中央项目投资增长1.3%。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额882.9亿元,比上年下降0.8%;商品房销售面积2007.7万平方米,下降2.9%;商品房销售额1113.9亿元,增长16.4%。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11.1亿元,比上年增长6.3%。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6398.6亿元,增长6.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912.5亿元,增长8.1%。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6207.2亿元,增长6.0%;餐饮收入额1103.9亿元,增长8.0%。

  表6 201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指 标

  2018年

  比上年增长(%)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7311.1

  6.3

  城镇

  6398.6

  6.1

  其中:城区

  4866.3

  6.0

  乡村

  912.5

  8.1

  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3.5%,五金、电料类零售额增长24.0%,中西药品类零售额增长12.9%,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增长10.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增长2.8%。

  六、对外经济

  全年海关进出口总额1034.4亿元(人民币,下同),比上年增长9.9%。其中,出口总额378.6亿元,增长14.4%;进口总额655.7亿元,增长7.5%。从主要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进出口额达582.1亿元,增长8.3%,占进出口总额的56.3%;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额达317.3亿元,增长6.1%;加工贸易进出口额达41.3亿元,增长82.1%。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达到699.4亿元,比上年增长14.5%。

  表7 2018年海关进出口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指 标

  单位

  绝对量

  比上年增长(%)

  海关进出口总额

  亿元

  1034.4

  9.9

  出口总额

  亿元

  378.6

  14.4

  一般贸易

  亿元

  316.0

  12.2

  边境小额贸易

  亿元

  31.2

  13.4

  加工贸易

  亿元

  29.3

  146.7

  进口总额

  亿元

  655. 7

  7.5

  一般贸易

  亿元

  266.1

  4.1

  边境小额贸易

  亿元

  286.1

  5.3

  加工贸易

  亿元

  12.0

  10.9

  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31.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0.3%。其中,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9.2亿美元,增长1.2倍。年内全区在工商部门注册的外商投资企业3511家。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61家。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业

  全年完成货物运输总量24.8亿吨,比上年增长9.0%。完成货物运输周转量5644.2亿吨公里,增长8.4%。

  表8 2018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周转量及其增长速度

  指 标

  单位

  2018年

  比上年增长(%)

  货物运输总量

  亿吨

  24.8

  9.0

  铁路

  亿吨

  8.8

  9.9

  公路

  亿吨

  16.0

  8.5

  民航

  万吨

  2.9

  2.0

  货物运输周转量

  亿吨公里

  5644.2

  8.4

  铁路

  亿吨公里

  2658.5

  8.9

  公路

  亿吨公里

  2985.6

  8.0

  全年完成旅客运输总量14612.9万人,比上年下降9.0%。完成旅客运输周转量336.7亿人公里,下降7.2%。

  表9 2018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运输量、周转量及其增长速度

  指 标

  单位

  2018年

  比上年增长(%)

  旅客运输总量

  万人

  14612.9

  -9.0

  铁路

  万人

  5450.6

  0.0

  公路

  万人

  7822.0

  -17.0

  民航

  万人

  1340.2

  12.8

  旅客运输周转量

  亿人公里

  336.7

  -7.2

  铁路

  亿人公里

  214.3

  -2.6

  公路

  亿人公里

  122.4

  -14.2

  年末全区民用汽车保有量548.0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0.0%;其中,本年新注册汽车42.8万辆。年末私人轿车保有量306.7万辆,增长10.7%;其中,本年新注册轿车22.1万辆。

  全年电信业务总量(按2015年不变价计算)1268.8亿元,比上年增长1.6倍;全年邮政业务总量(按2010年不变价计算)44.4亿元,比上年增长29.2%。快递业务量15182.3万件,增长37.6%;快递业务收入29.9亿元,增长24.8%。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213.2万户,下降8.2%;移动电话用户3044.4万户,增长7.2%,其中,4G移动电话用户2230.9万户,增长18.6%。年末互联网用户3178.6万户,增长11.4%。其中,移动互联网用户2550.3万户,增长8.1%;互联网宽带用户628.3万户,增长27.2%。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14.3亿GB,比上年增长2.2倍。

  全年接待旅游者13044.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0%;实现旅游总收入4011.4亿元,比上年增长16.6%。其中,国内游客12856.1万人次,增长12.2%;国内旅游收入3924.0亿元,增长16.8%。接待入境旅游者188.1万人次,增长1.8%;入境旅游创汇12.7亿美元,增长2.1%。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57.5亿元,比上年增长9.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806.3亿元,比上年增长6.1%。分旗县看,全区103个旗县市区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70亿元的有2个,超20亿元的有11个,超10亿元的有31个。全区财政用于民生方面支出达3369.9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70.1%,较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各级财政投入扶贫资金147.9亿元,增长21.6%。

  年末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3261.4亿元,比年初增加308.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3%。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1966.1亿元,比年初增加1232.8亿元,增长11.5%;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6222.6亿元,比年初减少497.9亿元,下降7.8%;广义政府存款余额4427.8亿元,比年初增加116.9亿元,增长3.3%。年末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22085.2亿元,比年初增加608.2亿元,增长2.9%。其中,住户贷款余额5837.8亿元,比年初增加620.5亿元,增长11.8%;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16240.3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

  年末全区保险机构共有2897家,比上年增加71家。全年保险业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659.5亿元,增长15.7%。全年保险业累计赔付支出193.3亿元,增长3.6%。全年人寿保险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351.9亿元,累计赔付57.6亿元。全年农业保险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35.5亿元,累计赔付支出24.6亿元。

  九、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376元,比上年增长8.3%,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6.4%。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9665元,增长3.8%。

  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305元,比上年增长7.4%,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5.5%。从主要收入构成看,工资性收入23302元,增长7.3%;经营净收入7128元,增长12.3%;财产净收入2070元,增长13.5%;转移净收入5805元,增长0.3%。城镇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4437元,增长3.4%。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03元,比上年增长9.7%,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7.7%。从主要收入构成看,工资性收入2897元,增长9.3%;经营净收入7181元,增长12.5%;财产净收入520元,增长1.1%;转移净收入3205元,增长5.6%。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2661元,增长3.9%。全体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7.1%,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26.9%,农村牧区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27.5%,分别比上年下降0.5个和0.3个百分点。

  年末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749.9万人,增长0.9%。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733.5万人,比上年增长5.6%,其中,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284.6万人,增长10.7%。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164.4万人,增长0.1%。其中,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人数1659.1万人,下降0.4%;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人数505.3万人,增长2.1%。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55.5万人,增长3.4%;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4.9万人,下降7.9%。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100%。

  十、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体育

  年末全区有研究生培养单位10个,在校研究生2.1万人,增长5.4%,其中,少数民族在校研究生6095人,少数民族在校研究生中有蒙古族研究生5357人。年末全区共有普通高等学校53所,在校学生45.5万人,增长1.6%,其中,少数民族在校学生12.2万人,少数民族在校学生中有蒙古族学生10.6万人。年末有普通高中299所,在校学生42.1万人,下降3.3%,其中,少数民族学生12.9万人,少数民族在校学生中有蒙古族学生11.6万人。年末有初中691所,在校学生63.7万人,增长2.9%,其中,少数民族学生18.8万人,少数民族在校学生中有蒙古族学生16.7万人。年末有小学1655所,在校学生134.2万人,增长1.2%。全区幼儿园在园幼儿61.7万人,下降3.6%。全区初中阶段毛入学率98.46%,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

  全年共取得重大科技成果712项,其中,基础理论成果160项,应用技术成果540项,软科学成果12项。全年专利申请16426件,授权专利9625件。年内共签订各类技术合同数6277个,合同成交金额236.0亿元,增长45.0%。其中,区内成交技术金额13.1亿元,向区外输出技术成交金额6.8亿元,吸纳区外技术成果投入金额216.2亿元。

  全区共有57个有产品质量检验证书的机构,其中,国家检测中心8个。

  年末全区有艺术表演团体94个,其中,乌兰牧骑76个。现拥有文化馆120座,公共图书馆117座,博物馆110座。年末全区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9.24%,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22%。年末全区有线广播电视用户357.3万户。全年生产故事影片9部,蒙语译制片110部。

  年内全区体育健儿在国内外重大竞赛中获奖牌261枚。其中,国外获奖牌30枚,国内获奖牌231枚。

  十一、卫生和社会服务

  年末全区共有卫生机构24613个,其中,医院818个,农村牧区卫生院130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18个,妇幼卫生机构114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50个。年末全区医疗卫生单位拥有病床15.9万张,比上年增长5.8%,其中,医院拥有病床12.6万张,乡镇卫生院拥有病床2.2万张,妇幼卫生机构拥有病床0.4万张。全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8.8万人,增长4.2%,其中,执业医师、助理医师7.3万人,注册护士7.6万人。农村牧区拥有村卫生室1.4万个,拥有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8万人。

  年末全区城镇拥有各种社区服务设施4525个,比上年增长1.3%。其中,社区服务中心(站)2070个。全区各类社会福利院床位1.7万张,各类福利院收养人数0.9万人。全年共有163.9万人得到国家最低生活保障救济。全年筹集社会福利资金18.3亿元,销售社会福利彩票64.1亿元,分别增长4.3%和2.3%。

  十二、资源、环境

  初步统计,全年完成营造林面积85.2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31.4万公顷,飞播造林6.1万公顷,封山育林10.8万公顷,完成中、幼林抚育(作业)面积27.7万公顷。完成退耕还林造林面积5.2万公顷,完成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造林面积5.1万公顷,完成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造林面积8.4万公顷,完成“三北”防护林五期工程造林面积10.6万公顷。年末全区森林面积2614.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22.1%。

  全区确定的自然保护区182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9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60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267.1万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426.2万公顷。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增长13.0%,其中,七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增长13.5%。主要耗能工业企业吨原煤生产综合能耗下降1.4%,吨水泥综合能耗下降0.8%,吨钢综合能耗增长0.4%,单位电石生产综合能耗增长0.7%。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和人均生产总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是指农产品生产者直接出售其产品时的价格。

  [4]居住类价格包括租赁房房租、住房保养维修及管理、水电燃料等价格。

  [5]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等七大产业中的工业相关行业。

  [6]高技术制造业包括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信息化学品制造业。

  [7]装备制造业包括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

  [8]高技术产业投资包括医药制造、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等六大类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和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服务等九大类高技术服务业投资。

  [9]工业技术改造投资是指工业企业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对现有设施、工艺条件及生产服务等进行改造提升,实现内涵式发展的投资活动。

  [10]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原煤、焦炭、原油、发电量为全社会口径,其余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口径。

  [11]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是指具有集体、私营、个人性质的内资企事业单位以及由其控股(包括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的企业单位建造或购置固定资产的投资。

  [12]房地产业投资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外,还包括建设单位自建房屋以及物业管理、中介服务和其他房地产投资。

  [13]“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14]互联网宽带用户是指报告期末在电信企业登记注册,通过xDSL、FTTx+LAN、FTTH/O以及其他宽带接入方式和普通专线接入公众互联网的用户。

  [15]移动互联网用户是指报告期末在计费系统拥有使用信息,占用3G或4G网络资源的在网用户。

  [16]原保险保费收入是指保险企业确认的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

  [17]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口径按当量值计算。主要耗能工业企业是指年综合能源消费量1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城镇新增就业、失业人员再就业、登记失业率、社会保障数据来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价格指数、人民生活、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粮食产量、猪牛羊禽肉产量、禽蛋产量、牛奶产量、猪牛羊存栏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内蒙古调查总队;退出煤炭产能来自工业和信息化厅;关停落后小火电数据来自能源局;农牧业机械总动力数据来自农牧厅;对外贸易来自呼和浩特海关;实际利用外资来自商务厅;注册企业数和有产品质量检验证书的机构数据来自市场监督管理局;客货运量、客货运周转量数据来自交通运输厅、铁路部门和民航部门;汽车数来自公安厅;电信数、电话数、移动互联网数来自通信管理局;邮政业务量、快递业务量来自邮政管理局;艺术表演团体、文化馆、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旅游数据来自文化和旅游厅;财政数据来自财政厅;金融数据来自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保险数据来自银保监局;医疗保障数据来自医疗保障局;教育机构数、学生数、入学率来自教育厅;重大科技成果、理论成果、技术成果和软科学成果数、专利数、合同成交金额来自科学技术厅;电视广播覆盖率、用户数来自广播电视局;体育数据来自体育局;医疗卫生数据来自卫生健康委员会;电影数据来自电影集团;社区服务设施数、福利机构、最低生活保障、福利彩票数来自民政厅;林业数据来自林业和草原局;自然保护区个数及面积来自生态环境厅。其他数据均来自统计局。

  


[责任编辑: 白静]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