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科教文卫   
微博
Qzone
内蒙古发现史前人兽形岩画 系红山文化时期岩画遗存
内蒙古新闻网  10-11-09 15:26 打印本页 来源:新华网内蒙古频道 
 

  考古专家近日对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境内的白庙子岩画进行实地考察时,发现距今5000多年的人兽形史前岩画。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赤峰市翁牛特旗博物馆组成的专家团初步认定,这是中国北方地区最主要的新石器时代原始文化——红山文化时期的岩画遗存。

  岩画面部呈圆形,重环双眼,炯炯有神。考古专家称,远古时代人们特别信仰太阳,太阳高居天体之上,主宰万物。所以人们把太阳人格化,刻画成人兽形状。

  发现人兽形岩画的白庙子山方圆40公里曾出土“中华第一龙”青玉猪嘴龙、勾云形玉佩等新石器红山文化时期的遗存,而在此发现的岩画凿磨的轮廓线槽型与上述文物相似。同时,附近沙地中有很多旧石器时代狩猎用的石器及新石器时代的石簇、石斧等。

  著名考古学家塔拉说,这里的先民在文字未出现前对所看、所想进行定格绘制,记载与天、地、人的沟通,白庙子岩画对于研究红山文化起源与传承弥足珍贵。

  红山文化距今约5500年至6000年,分布在中国北方东起辽河流域、西至燕山南北的广大地区,由一个大的部落集团所创造,因1935年首次在内蒙古赤峰市郊区红山后发掘而得名。红山文化是中华文化起源之一。

  据了解,内蒙古地区至今发现史前岩画1万余组(幅),翁牛特旗境内发现3000余组(幅)。(记者勿日汗)

[责任编辑 魏佩]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端午粽飘香
练舞技
清风雅韵扇面展
回民干娘
芍药绽放 花海和林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电话:0471-6659743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端午赛龙舟
老牛湾的颜值提升了
 
【专题】详解内蒙古“十三五”规划
【专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23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