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乌海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海勃湾区食品加工小作坊监管成难题
内蒙古新闻网  11-07-20 12:13 打印本页 来源: 乌海日报  
 

  海勃湾区目前有137家食品加工小作坊,这些小作坊在方便市民生活,解决一部分人就业问题的同时,由于存在滥用添加剂、无标生产等违规问题,加工出的食品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目前,因为没有地方性法规,监管部门对食品加工小作坊的监管成了难题。

  按照国家规定的28大类食品分类,海勃湾区共有食品小作坊6类,其中糕点类加工小作坊84家,肉制品类加工小作坊35家,还有豆制品、食用植物油、淀粉制品等其他小作坊。这些小作坊大部分是租赁场所经营,年产值在100万元以上的有16家。根据海区质监部门的调查结果,这些食品加工小作坊均未达到市场准入条件,普遍存在生产经营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具备必要的生产条件、产品裸露存放、人员素质低等问题,多数小作坊从业人员无健康证。

  这些食品加工小作坊是小本经营,在设备、技术人员配备上能力不足,因此加工车间环境卫生不达标,产品做不到批批检验合格后出厂,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自2009年《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开始实施后,卫生部门不再对食品加工小作坊发放卫生许可证,而自治区目前尚未出台有法律依据的监管办法,因此有关部门对小作坊的监管失去了力度。

  海区质监分局的彭局长认为,尽管远远达不到市场准入要求,但食品加工小作坊将长期存在。因为,多数小作坊业主是下岗失业人员,小作坊是其家庭生活的主要经济来源,一旦强制取缔,反而使这些小作坊从明处转到暗处,食品安全的风险将更加突出。

  彭局长表示,必须尽快出台食品小作坊地方性法规,使治理小作坊有法可依。食品监管部门利用开业核准制度,由政府制定下发食品加工小作坊审核基本条件,对有一定生产规模和生产条件,但尚有部分环节不符合要求的小作坊,提出整改措施,对基本无生产能力的地下作坊坚决取缔,对季节性、临时性食品小作坊实施开业歇业申报制度,才能规范食品加工小作坊的生产行为,大大降低其带来的食品安全风险。 (罗琳)

[责任编辑 刘宇峰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