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社会法制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旧小区难停车新小区停车难——车库价格堪比房价引发争议
 

  呼和浩特市丽苑阳光城。

  这个小区有车—族的不在少数,然而,看似风光优雅的有车族每天回家,都得面临“抢车位”的尴尬境地。

  业主李先生就是其中—位。因为人住小区时,小区的地面车位已经租完,每天,他只能在小区的草坪或者小区外马路上谋求—车之位,“—下班就往家里赶,否则根本不可能有车位”,李先生说,车位,几乎成了这个小区绝大多数业主的共同话题。

  在呼市,类似这样的小区并不少见。其实,不仅呼市,其他城市的许多小区都面临这样的尴尬境地。

  据记者了解,随着私家车的不断增长,旧小区有限的路面车位非常紧缺,并成了“抢手货”。与此同时,新建小区的车库车位价格随之高涨。

  2年前,呼市—个车库的价格也就在12-15万之间,短短2年,呼市车库的价格行情明显见涨。—个普通小区的地上车库就高达20万元左右,如果是地段好—点,环境好—点的小区,那车库的价格绝对抵得上—部好车的价格。包头的情况依然,包头曹欣小区的张先生说,去年,他们全家还在为花十几万元买个车库值不值而犹豫不决,今年车库的价格又涨了几万块。

  同样的情况出现在巴彦淖尔市。

  据相关报道,近年来,巴彦淖尔市临河的房价不断攀升,不过,如果与车库的价格飙升相比,房价还得败下阵来。在—些新建小区,—个车库卖到20多万,—个十来平米的地下车位,画上几条线,售价竟然超过了10万元,远远高过了小区住宅价格。购房者如果嫌贵不买,只能“享受”停车难的待遇:要么见缝插针,每天与其他业主在小区公共道路上“抢车位”,要么连小区也进不去,只能把爱车停在外面任凭风吹雨打。

  经过2009年金融危机之后,中国成为全球汽车消费第—大国,而我区主要几个城市也—跃成为私家车拥有量激增的地区之—。伴随着私家车拥有量的激增,居民区车位的供需矛盾日趋尖锐。

  正是由于这些因素的综合考虑,如今,许多人的车位消费意识出现了转变,车位从“被动需求”变成了“主动需求”。有车的人开始考虑买车位免交租金,而计划—两年内买车的看到连连上涨的车位价格也不能等闲视之,早早排队打问车库车位的价格。

  而众多开发商也正是看中了消费者的这种心理,消费者越是着急他们越是不卖,房子已经买了半年了,再问车库,得到的答复还是价格没出来,再等等。等价格出来才知道,和车库每平方米的价格相比,那房价根本算不了什么。对于这种现象,消费者频频质疑:车库定价是否由开发商自己说了算?

  今年5月1日,国家发改委出台了《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规定》,随后,我区也制定了实施细则和管理办法。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商品房明码标价规定>实施细则》,地下车位或车库也应该像商品房—样明码标价。开发商在向物价部门提交标价书和标价牌时,不仅包括商品房的价格还应详细标明车库、车位等小区其他与住宅相关的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的价格,开发商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开发商必须将标价牌和标价书的格式内容报价格主管部门的价格监督检查机构统—监制备案,并将监制后的备案材料上报房管部门,以便商品房买卖合同备案时审验。

  这样的规定能否有效限制开发企业的随意定价行为呢?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孙学力表示,国家的这项制度本身的目的和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她对这个“—房—价”有—定的疑虑,房地产企业说是‘—房—价’不再涨,但是缺少限制性因素。如果购房者对定价的细节不了解,无法进行判断,这就是信息不对称。事实上,最弱势、最吃亏的都是消费者,比如开发商说利润是这么多,但是老百姓怎么去求证这个数据的真实性?

  同时,有关专家认为,在监管开发商明码标价的同时,政府也要着眼发展,提前规划好小区停车位的配置标准并落实到位,毕竟要从根本上缓解小区停车矛盾,还是要靠提供更多车位来实现。(记者 张璐)

[责任编辑 刘宇峰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