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姐这两天有心事,一边洗着抹布一边想:是留下来继续在小张家干,还是答应隔壁老尹去她的药店卖药?
短袖上衣很有质感,真丝长裤一抖一抖的,不久前纹的眉毛此时微微皱了起来。拿起儿媳给买的手机看看时间,离做午饭的时间还早。手机上拴着的小熊晃来晃去,憨憨的。
王姐是干啥的?3年前退休时是呼市回民区一个建筑单位的普通工人,现在呢是一名专职的家政服务员,这不,在小张家做饭、打扫家、照看照看孩子已经两年了。
想起两个儿子,王姐幸福得像花一样。小儿子2005年从北京农业大学毕业,留在北京。苦干了几年,买了新房子娶了媳妇。小两口现在每月能挣2万多,小日子滋润着呢。大儿子大学毕业后,在鄂尔多斯工作,也是买了房子娶了媳妇,刚买了20多万的新车,又在呼市海亮广场新置了房产。
老房子快拆迁了,就在回民区什拉门更乡攸攸板村。瞧瞧这大院子,两层小楼围成一个四合院,老两口哪能住得了这么多房子,所以多了l5家房客30多口人。一个月光是房租就不少,再加上老两口的退休工资,还有做家政的工资,这一个月的总收入王姐还保密呢。
周围的邻居有人整天打牌,有人每天聊大天,王姐为啥还出来干家政,享清福不是更好吗?王姐可不这么想:不怕不富,就怕不干。现在的社会只要肯吃苦就能找到事情做,做家政自己挣钱别人方便,利己利人,每天跑来跑去就当锻炼身体呗。
“和小张处得这么好,只可惜她家在东我家在西有点远,工资也不太高。药店呢,能多挣300元,但比起小张家每周少休息一天,节假日还不能全休,想去北京、鄂尔多斯看儿子还得请假。算了吧,还是在小张家做吧,少挣300不算啥,反正不差钱。”
琢磨好了,“不差钱”的王姐拎起兜儿,买菜去了。(记者王静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