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呼和浩特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呼和浩特市80%以上的社区实现充分就业
 

  截止到9月底,呼和浩特市228个社区中已有189个实现了充分就业,占全市社区总数的83%。其中赛罕区大学西路学府花园社区还荣获“国家级充分就业示范社区”,新城区东街老缸房等15个社区被评为“自治区级充分就业星级社区”。

  据了解,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将就业工作列人了政府民生工作年度考核目标,成立了“呼和浩特市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领导小组”,由市长与旗县区政府签定目标责任状,由分管市长亲自抓创建工作。制定下发了《呼和浩特市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实施方案》和《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平台建设若干问题的意见》等相关文件,明确了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的整体目标和奖励办法等。

  为打造一批起点高、上规模的示范性社区,呼和浩特市各旗县区累计投人资金1600多万元,支持创建活动。一方面,按照自治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考评细则的要求,围绕平台建设“狠抓基础,确保质量,重点申报,整体推进”,在制定《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出台相关配套文件,对创建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另一方面,还建立了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和机关内部自上而下、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有力地确保了创建活动的顺利开展。

  据了解,呼和浩特市每年都要组织考核组深人已经达标的充分就业社区进行“回头看”,采取“听”(听创建工作情况汇报)、“查”(查各类基础台帐和相关资料动态管理情况)、“看”(微机相关信息录人和跟踪服务情况)”、“问”(辖区各类人员的就业服务状况和援助帮扶情况)、“访”(随机抽取服务对象了解基础资料的真实性和实际工作效果)的方式,全面了解和掌握创建活动进展情况,逐步建立起完整的事前有安排,事中有跟踪,事后有考核的创建工作体系。对“回头看”发现和暴露出的问题,限期查漏补缺进行整改,对整改不力的将摘牌取消资格,实现创建工作的动态管理。各级领导深人社区调查研究,与社区工作者共同分析探讨各类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安置问题,引导和帮助就业困难人员拓宽思路,多形式、多渠道实现就业。如赛罕区大学东路明和园社区,充分利用社区驻区单位资源优势,开辟了机关物业管理、后勤保障、餐饮服务等一批岗位,一次就安置就业困难人员15人;玉泉区鄂尔多斯路化纤厂社区,针对辖区内下岗女工多、技术单一、在社会就业难的特点,自己组织创办了社区手工编织刺绣实体,帮助23名“4050”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回民区通道街吕祖庙社区,大胆探索,大力兴办社区服务实体,在辖区内成立“熟制品配送中心”和“物业管理公司”,使辖区30名就业困难人员得到妥善安置。

  据介绍,截至到今年8月底,呼和浩特全市已通过各种渠道安置就业困难人员2.9万人,其中777户的“零就业家庭”中,已有789人实现了稳定就业。(记者刘 浩)

[责任编辑 赵静 ]

寒露到 雾来报
火红的日子过起来
额济纳的哈密瓜熟了
牧草丰收
“悬空”的茶壶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额济纳金秋胡杨
甲壳虫如何变身保时捷
 
2011高考专题
内蒙古·香港经贸合作活动周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