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时政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走基层 转作风 改文风】“交换”来的恐龙化石
内蒙古新闻网  11-10-05 10:44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谈到恐龙化石,宁培杰馆长手舞足蹈,骄傲自豪之情顿现于言表。

  本网二连浩特讯 去过二连浩特恐龙化石博物馆的人都对那一块块保存完好的恐龙化石印象深刻,可很少有人知道这些化石的来历,以及凝结在其上的恐龙情结。

  9月15日,记者走进“恐龙故里”——二连浩特,在探寻恐龙文化的印记中结识了一批对恐龙化石有着浓厚深情的老一辈工作者。他们不计得失、不论回报,将满腔地热情凝聚在恐龙化石上,用辛劳和汗水筑成了如今藏品丰富的恐龙化石博物馆。宁培杰馆长便是其中的一位杰出者。

  五十开外的宁培杰馆长平实、和蔼,一身普通且有些泛旧的运动装,已守候恐龙化石27载。初见时双手沾满污渍,正埋头修理一个挖采工具,没有丁点儿的馆长派头。一谈到博物馆,宁馆长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儿,特别是提到84年到86年建馆初期,宁馆长双眼炯炯,手舞足蹈,骄傲自豪之情顿现于言表。记者也由此了解到另外一番别样的恐龙文化情。

  自二连盐池一带发现恐龙化石,受到了相关领导的重视,但84年建馆初期,苦于人力财力紧张,又缺乏古生物化石知识,整个博物馆包括宁馆长在内仅有三名工作人员,去完成化石的采挖、征集、保存、展出等一系列工作,且需要自己想办法解决遇到的一切困难,甚至要骑自行车到几公里外的取沙现场寻找化石标本。因为没有得力的挖采工具,宁馆长三人只能想办法间接获得。为收集恐龙化石,起初,宁馆长等人要先与取沙工人“混熟”,从他们工作地捡取化石。时间一长,工人们不让了,捡了化石放自己兜了。宁馆长他们又想出一招,带一些旧报纸杂志到取沙工地阅读,故意表现的津津有味,工人们被载有大量信息于故事的报纸杂志吸引了,主动拿着捡到的化石要求换报纸杂志,宁馆长三人乐了。但好景不长,工人们很快发现化石的价值,不愿换报纸杂志了。发现恐龙牙齿等重要化石,宁馆长他们只能拿出自己也舍不得抽的香烟与工人们换,一支一换,一包一换,直到到来的整条一换。再后来,宁馆长继续变换战术,采用奖励等迂回手段征集重要化石……一块块散落各处的恐龙化石就是这样被收藏,形成了如今大量的博物馆藏品。

  “每个人都需要工作,我热爱我的工作,我做起来得心应手”,宁馆长朴实的话,却透射着他不平凡的化石情,也映射着二连不平凡的恐龙文化印记。 (内蒙古新闻网王晓、哈丽琴、于鑫)

[责任编辑 李中锋 ]

火红的日子过起来
额济纳的哈密瓜熟了
牧草丰收
“悬空”的茶壶
较量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额济纳金秋胡杨
甲壳虫如何变身保时捷
 
2011高考专题
内蒙古·香港经贸合作活动周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