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综合要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中国猪肉价格高企引来洋猪肉 前9月进口87万吨
内蒙古新闻网  11-11-02 15:20 打印本页 来源: 经济参考报  
 

  高涨的猪肉价格,吸引着“洋猪肉”漂洋过海登陆中国市场。继今年美国大规模向中国出口猪肉之后,墨西哥、芬兰等国似乎也嗅到了中国猪肉市场的商机,近期纷纷组团来华开展“猪肉贸易之旅”。

  数据显示,今年1至9月份,中国进口猪肉及其副产品达到87万吨,同比增长44.6%。业内人士指出,进口猪肉量对于弥补国内供需缺口只是“杯水车薪”。随着猪肉等农副产品需求的大幅增长,中国应该更好地通过农产品进口来平衡国内市场。

  激增

  猪肉单月进口量创新高

  记者从中国墨西哥商会了解到,11月1日至15日,由墨西哥农业部副部长率领的农牧产品商业代表团对中国进行访问。11月2日,代表团将在北京与中国肉类协会、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举行会谈,并签订合作协议。

  墨西哥农牧产品商业代表团主要是由与猪肉相关的企业和协会组成,包括墨西哥猪肉企业联合会、墨西哥猪肉出口商协会、墨西哥猪肉集团等。2011年9月,中国政府已经批准了墨西哥猪肉制品进入中国市场。

  墨西哥并非近期来华开展“猪肉贸易之旅”的首个国家。10月底,芬兰农林部部长率团来到中国,与国家质检总局就中国从芬兰输入猪肉的检疫和兽医卫生条件签署了议定书,这意味着芬兰将首次实现对中国出口猪肉。

  “现在中国猪肉价格明显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对于猪肉生产相对过剩的国家来说,这自然是一个商机。”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

  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公司分析师郭会勇认为,由于经济形势低迷,国外的猪肉消费量下降不少,而中国今年猪肉紧缺,所以国外企业加大了对中国的出口力度。

  据了解,中国主要从美国、欧盟、加拿大等国进口猪肉,在2007年至2008年那一轮猪肉价格的大涨过程中,中国进口猪肉量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以出口量计算,2008年中国曾是美国的第二大猪肉出口市场。2009年,由于“猪流感”疫情的爆发,中国曾一度暂停了从美国、墨西哥等市场进口猪肉制品。

  美国农业部10月份发布的报告显示,由于国内供应跟不上需求的增长,2011年中国猪肉进口量将达到55万吨,比2010年增加10多万吨。截至8月份,中国累计从美国进口猪肉2.66亿磅,成为美国猪肉的第五大进口国。其中7月和8月单月进口量激增至0 .44亿磅和0 .65亿磅,环比分别上涨6 3 . 6 %和49.8%。

  据商务部日前发布的农产品报告,1至9月份,中国进口猪肉及其副产品达到87万吨,同比增长44.6%。其中9月份进口量为14.2万吨,创下单月新高。前三大进口来源国分别为美国、丹麦和加拿大,来自美国的进口数量和金额的增幅均超过700%。与此同时,中国出口猪肉的数量则出现了下降。

  另据上海海关的最新数据,今年前三季度,上海关区累计进口猪肉5.9万吨,价值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分别激增1.8倍和4.3倍。其中9月当月进口量更是创下历史新高,进口平均价格进一步上涨至每吨2171美元,为2008年8月以来首次突破每吨2000美元。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 梁亮 ]

内蒙古大力发展规...
哈达道小学完成学...
从小爱科技
京剧进校园叫好又...
血液中心告急战士...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粮农晾晒忙
第70亿人降生菲律宾
“砖厂女工”艰辛生活
北京将举办双胞胎节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