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综合要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中国猪肉价格高企引来洋猪肉 前9月进口87万吨
内蒙古新闻网  11-11-02 15:20 打印本页 来源: 经济参考报  
 

  趋势

  猪肉大量进口或呈现常态化

  在业内人士看来,猪肉进口大增的背后还隐藏着饲料紧缺的问题。郭会勇认为,因为玉米、大豆等饲料原料紧缺,需要大量进口,通过加大猪肉的进口量可以减小对原料的依赖,大量进口猪肉以后可能会常态化。

  一般而言,玉米等饲料成本占生猪养殖成本的60%以上。2010年,中国首次从美国大规模进口玉米,成为玉米净进口国。今年以来,玉米价格屡创新高,供需缺口明显,预计进口量仍然不小。

  李国祥认为,如果要满足老百姓消费水平提高对肉类的需求,中国每年可能要进口一两千万吨玉米,这对于国家保障粮食安全来说是不现实的,而进口猪肉相对没有那么敏感。

  相比于小麦、玉米、棉花等种植作物,我国猪肉在国际贸易中具有较高的比较优势。李国祥认为,随着玉米等成本大幅上涨,猪肉这几年丧失了一部分竞争优势,但并没有完全丧失。猪肉进口会不会像大豆和植物油一样依赖国际市场,这取决于玉米等饲料能否满足生猪生产的需求。

  事实上,中国农产品的进口正呈现出逆差不断扩大的趋势。2000年以来,我国农产品进口波动上升,进口额的年均增幅一直高于出口额年均增幅。2004年,我国农产品贸易首次出现逆差;2010年,在世界经济恢复性增长的同时,中国农产品贸易出现了历史上最大的逆差值。其中畜产品、水产品、水果、蔬菜等品种的进口出现快速上升的势头。

  农业部农贸促进中心有关人士介绍说,目前我国农产品贸易伙伴有240多个,进口农产品可多达1500多种,对繁荣我国市场、调剂余缺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国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较为旺盛,对肉类、乳品、水果、蔬菜和水产品等的需求都有可能增加。

  有分析人士告诉记者,从长期来看,随着城镇化和农村消费水平的提高,猪肉等农副产品的需求还会有很大的增长,因此中国还是需要进口一部分农产品。适当降低自给率,利用好国际市场,看准时机买进,这比在国内通过补贴等方式来提高农产品产量的成本可能会更低。

  李国祥认为,中国农业已经到了必须统筹“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时期。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购买力增强,需求弹性减小。要想稳定国家经济、保障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在猪肉出现周期性波动和严重疫情,出现较大的供需缺口的时候,进口猪肉是极其重要的。

[责任编辑 梁亮 ]

内蒙古大力发展规...
哈达道小学完成学...
从小爱科技
京剧进校园叫好又...
血液中心告急战士...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粮农晾晒忙
第70亿人降生菲律宾
“砖厂女工”艰辛生活
北京将举办双胞胎节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