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乌兰察布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察右中旗让千家万户尽享“文化盛宴”
内蒙古新闻网  11-11-04 12:52 打印本页 来源: 乌兰察布新闻网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好消息传到察右中旗,令这里的人们倍感兴奋。近几年,该旗先后投入近亿元,大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打造文化民生,提高文化软实力,让百姓尽享“文化盛宴”。

  群众文化蓬勃发展

  动感的健身操、欢快的大秧歌、喧天的锣鼓声……如果你稍加留意可以发现,每天清晨,在察右中旗党政广场都能看到这别样的风景,他们不是在表演、也不是在比赛,而是用心灵、用舞姿、诠释着精神文化生活的美好。这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群众文化活动的一个缩影。

  每年春节,科镇街头都会举办秧歌汇演、文艺展演、元宵灯展、广场戏曲等大型活动。在庆祝党的生日、“八一”建军节、“国庆”节时,各文艺团体都举行盛大活动,把歌颂党、歌颂解放军、歌颂祖国的节目送到群众身边。2个公园,2处广场,一座体育馆,6个社区,这些就是群众休闲娱乐的舞台。去年投资3000万元落成并投入使用的文化中心集图书阅览、演艺中心、书画、文物展览于以一体,将群众文化活动档次进一步提升。

  在农村牧区,夏天有物资文化交流大会,到了秋天还有独具土特色的马铃薯艺术节、红萝卜艺术节,每年10月份,“科技、文化、医疗,三下乡”活动成为广大群众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在繁荣群众文化事业中,注重文艺团体的培育。重新招募演职人员组建乌兰牧骑,在“三下乡”活动中乌兰牧骑每年自编自演文艺节目200多个,公益性演出100多场。组建了“红萝卜”民间艺术团和二社区民间艺术团,购买了音乐文化器材和设备。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二人台、等被搬上舞台,传统文化资源得到进一步挖掘。

  文化惠民工程让百姓“乐翻天”

  随着该旗文化惠民工程的不断推进,口味多样的文化大餐让农民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文化生活。

  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家书屋建设工程,“五项”文化惠民在全旗范围逐步实施,构筑起了覆盖城乡的文化公共服务体系,文化的魅力在广大农村次第开花结果。目前,全旗农家书屋建成率、电影放映工程覆盖率、广播电视中央和省台信号落地率均达80%。今年争取中央投资240万元开工建设7个乡镇文化站。7支农村数字电影放映队每年放映电影1000余场,观众达7万人次,基本实现了每个行政村每个月放一场电影的目标。近两年000共投资300多万元建成草原书屋81个。每个草原书屋配购图书1220种,1660册,报刊27种,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100种。草原书屋将覆盖全旗176个行政村。居住在农村牧区的朋友闲暇时去农家书屋看书学知识,每隔一段日子的傍晚就可以在村头的空地上看一场免费电影,也已经成为不少农村居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精心打造文化品牌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察右中旗与察哈尔文化有深厚的历史渊源,为研究、挖掘、整合察哈尔文化,极力推进旗域文化繁荣发展。该旗成立了“察哈尔文化研究协会”,制定了研究会《章程》和有关规章制度,选举产生了组织机构。为展示察哈尔文化品牌,依托城镇建设和旅游资源,把察哈尔文化融入到城镇建设和旅游产业中,形成了浓厚的察哈尔文化氛围。将原文化广场更名为察哈尔文化广场,对科镇主要街道、察哈尔文化广场建筑物注入了浓郁的察哈尔文化元素,突出主体文化;极大地丰富了城镇文化内涵,提升了城镇文化品位。

  辉腾锡勒草原是闻名全国的旅游景点,为深入挖掘和展示察哈尔文化资源和产品,促进草原特色旅游业的发展。近年来,旗委、政府坚持把旅游业作为重点产业,深度挖掘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形成了以蒙古族民俗风情为主线的草原文化旅游品牌,窝阔台点将台、北魏拓拔硅御苑、成吉思汗敖包等旅游景点为辉腾锡勒草原增添了独具民族文化特色的元素。

  让千家万户尽享“文化盛宴”

  基层文化公共服务体系的不断健全与发展,让农民在家门口就可以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看电影,这不仅保障了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丰富了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更成为引领乡村文明建设的大舞台。

  面向“十二五”,察右中旗提出以建设文化大旗为目标,加快对本地区民族历史、文化的研究步伐,打造察哈尔文化品牌。进一步推动文化与经济融合,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快建设旗青少年宫,休闲健身广场、演艺中心、博物馆、档案馆等重点工程,完善一批有文化内涵和艺术个性的标志性文化设施。积极开展乡镇文化站和村级文化室建设,提高其利用率。加强文化市场管理,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加强乌兰牧骑建设,巩固壮大民间文艺团体,积极扶持民间文学艺术创作,努力搞好群众性文化活动。开发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文化产品,重视和加强文物、重要遗址、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大力发展广播电视事业,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全部实施,广播电视覆盖率提高到95%以上。(通讯员:张建军)

[责任编辑 魏佩 ]

根河市满归镇降雪1...
内蒙古大力发展规...
哈达道小学完成学...
从小爱科技
京剧进校园叫好又...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粮农晾晒忙
美食化云裳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2011高考专题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