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社会法制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关注12·1世界艾滋病日 她手机里存百名感染者电话
内蒙古新闻网  11-11-30 10:18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晨报  
 

 

姚静正在用电话对艾滋病感染者进行心理疏导。记者甄海霞摄影

  呼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科的姚静,从1999年5月检测出第一位艾滋病感染者开始到现在,接触了多少感染者,她自己也记不清了。

  10余年,她的电话号码在吸毒者和艾滋病感染者中公开,成为“防艾”宣传热线;10余年,她始终奔走在“防艾”第一线,不遗余力地宣传防治艾滋病、性病知识,关爱和救助艾滋病感染者;她以尊重感染者的态度、理性缜密的工作态度,驱散人们对艾滋病的偏见和恐惧;她以母亲的慈爱、女性的坚韧,温暖了上千名感染者及家庭,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防艾”女斗士。

  在外人眼里,艾滋病无异于“瘟疫”,艾滋病感染者承受着巨大的社会压力。姚静自干上这一行后,每天都要和感染者接触。呼市所有艾滋病感染者的联系电话、家庭状况,姚静没有不清楚的。她还长期坚持下班后到感染者家里家访。

  无限接近感染者

  在姚静看来,艾滋病感染者和吸毒人群比平常人更为敏感,“我们不能有半点虚情假意和敷衍。在跟感染者接触时,最基本的是对他们的尊重,保证他们的秘密不外泄。”

  艾滋病感染者有什么困难,都愿意找姚静帮忙。比如在周末时,姚静会将一位患有艾滋病的单亲父亲的孩子从寄宿学校接回家照顾。为孩子购买学习用品和换季衣服,做她最爱吃的猪肉饺子,并鼓励自己的小孩陪这个孩子玩耍,让她也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母亲的关爱。

  2004年,姚静开始负责性病、艾滋病网络直报、艾滋病病例管理和抗病毒治疗,她每天深入感染者家庭开展入户随访,为有特殊情况的艾滋病感染者送药上门。对个别经济十分困难的感染者,她从自己有限的工资中拿出一部分资助他们进行医学检测。2006-2010年,姚静在中国全球基金第五轮艾滋病项目呼市项目办历任项目官员、主管等职务,负责向日葵爱心家园的督导管理工作。经过努力,向日葵爱心家园从2006年项目开始时的一个人发展到现在的50多人,并且建立了笑对阳光感染者QQ群,在这里成员可以互相支持、互相鼓励,让大家正确认识疾病,积极健康地生活。

  成为“特殊的朋友”

  几年的防艾工作,受到项目工作关怀的这部分人群同姚静建立起了特殊的友谊,他们有何想法、困难,都愿意向她倾诉,总是亲切地称呼她“姚医”、“姚姐”。

  作为一名一线的医务人员,她的工作无疑是辛苦的,这种辛苦不仅来自于身体,更多来自于身上时刻背负着的巨大精神压力。她不但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还要常常忍受来自感染者及其亲属的不配合,甚至来自家人和社会的责难和不理解……庆幸的是,从开展工作的第一天起,她就已经做好了承受一切压力和非议的准备,每每遇到挫折后,她总能很快振作起来,笑对各种困难。

  一名正在进行抗病毒治疗的儿童因与父母吵架离家不归,得知消息后姚静与家长一起在全市的网吧中挨个寻找,终于在凌晨将这个孩子找回,并购买复读机赠送给孩子,鼓励他珍惜生命、坚持学习。一位刚开始服药的感染者因不堪忍受药物的强烈毒副反应而私自停止服药,姚静发现后,和同事立刻购置了米、面、蔬菜和慰问品前往感染者家,做了一顿丰盛的午餐,同时进行了耐心说服和情感支持,使感染者打消了停药的念头,重新按时服药。现在这位感染者不仅积极健康地活着,更成为了向日葵爱心家园的核心成员。

  鼓励树立生活勇气

  她手机里存着100多个艾滋病感染者的号码,她的电话为吸毒者和艾滋病感染者24小时开通,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只要遇到什么事,他们都会给姚静打电话。

  在电话中,一些吸毒人员会向姚静询问怎样才能戒掉毒瘾,一些艾滋病感染者会询问姚静什么时候该服药治疗,一些有过不良性行为的人会询问自己的担心和怎样进行艾滋病检测。姚静总是不失时机地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不断地鼓励他们树立起生活的勇气,回归社会。

  姚静说:“人类还没有找到战胜艾滋病的有效药物,它还是一个新课题。凭一个人的力量很有限,但我要用言行告诉更多人,艾滋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对它的无知和对患者的歧视。”(记者甄海霞)

[责任编辑 魏佩 ]

奈曼版画受欢迎
在守护中传承
呼伦贝尔多地气温...
表彰爱民模范
供需见面会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严寒中的艰苦训练
谁为房产泡沫埋单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2011高考专题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