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百姓生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陋习不改难和谐
内蒙古新闻网  11-11-30 12:01 打印本页 来源: 北方新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的一点就是要突出一个“新”字,既要树立新的生产理念,又要建立新的生活方式。但笔者发现,农村陋习仍然存在:一是婚事大操大办风,婚车、宴席讲排场、比档次、比阔气,花费在三五万元之多,虽然风光一时,却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二是随礼人情风,不仅是婚丧嫁娶,甚至老人过寿及孩子满月、升学、入伍等也要大摆宴席、大宴亲朋,礼金也由几十元上涨到一二百元,甚至更多;三是消费攀比风,有的人无视自身经济承受能力,看到别人买了新手机、高档电脑,不惜债台高筑也竞相购买,还美其名曰“超前消费”;四是封建迷信风,由于农村文化活动相对较少,封建迷信活动在有的地方又有所抬头,算命卜卦、测字看相、求神拜佛等偶有发生;五是农闲赌博风,有的农民在农闲时三五成群打麻将、玩花牌,整天沉迷在牌场上,甚至还因此发生口角、大打出手,扰乱了农村治安,影响邻里和睦。

  由此看来,这些农村陋习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不和谐音符,不仅加重了农民自身经济负担,而且不利于健康、科学、文明生活方式的形成。要摒弃这些陋习,笔者认为,要把好“三关”。首先要把好干部带头关,加强基层党员干部的政治思想教育,特别是要积极引导乡镇、村的党员干部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并且从自身做起,带头摒弃陋习。其次是把好荣辱教育关,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新农村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农民知荣明耻的自觉性,使他们能够自觉抵制陋习,树立良好道德风尚。再次是把好载体推动关,以镇、村两级文化站和文化活动室为有效载体,抓住农闲时节,组织农民朋友参加秧歌、评剧、象棋等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倡导移风易俗、破旧俗立新风,让社会主义新风尚吹遍农村大地,为新农村建设助力。(记者 李永合)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奈曼版画受欢迎
在守护中传承
呼伦贝尔多地气温...
表彰爱民模范
供需见面会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严寒中的艰苦训练
疯狂的幼童选美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2011高考专题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