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的一点就是要突出一个“新”字,既要树立新的生产理念,又要建立新的生活方式。但笔者发现,农村陋习仍然存在:一是婚事大操大办风,婚车、宴席讲排场、比档次、比阔气,花费在三五万元之多,虽然风光一时,却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二是随礼人情风,不仅是婚丧嫁娶,甚至老人过寿及孩子满月、升学、入伍等也要大摆宴席、大宴亲朋,礼金也由几十元上涨到一二百元,甚至更多;三是消费攀比风,有的人无视自身经济承受能力,看到别人买了新手机、高档电脑,不惜债台高筑也竞相购买,还美其名曰“超前消费”;四是封建迷信风,由于农村文化活动相对较少,封建迷信活动在有的地方又有所抬头,算命卜卦、测字看相、求神拜佛等偶有发生;五是农闲赌博风,有的农民在农闲时三五成群打麻将、玩花牌,整天沉迷在牌场上,甚至还因此发生口角、大打出手,扰乱了农村治安,影响邻里和睦。
由此看来,这些农村陋习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不和谐音符,不仅加重了农民自身经济负担,而且不利于健康、科学、文明生活方式的形成。要摒弃这些陋习,笔者认为,要把好“三关”。首先要把好干部带头关,加强基层党员干部的政治思想教育,特别是要积极引导乡镇、村的党员干部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并且从自身做起,带头摒弃陋习。其次是把好荣辱教育关,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新农村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农民知荣明耻的自觉性,使他们能够自觉抵制陋习,树立良好道德风尚。再次是把好载体推动关,以镇、村两级文化站和文化活动室为有效载体,抓住农闲时节,组织农民朋友参加秧歌、评剧、象棋等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倡导移风易俗、破旧俗立新风,让社会主义新风尚吹遍农村大地,为新农村建设助力。(记者 李永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