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媒体文萃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街头煮玉米添加香精 食品添加剂让人不放心
内蒙古新闻网  11-11-30 12:01 打印本页 来源: 北方新报  
 

  【语录】

  我们只管卖,又不是自己做,也弄不清楚,你们得有自己的配方,做得好吃难吃还是你们的事儿,但用我们这种料,提香效果很好,来买的都说好。

  ——出售添加剂的商贩

  我们对食品企业的检验人员建立了档案,不定期进行检查,从源头上确保产品质量,有些地区还配备了食品安全协管员,加强了对城乡接合部等地食品的监督。

  ——呼和浩特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纪检监察室主任田炜

  在标准规定的范围内,正确使用食品添加剂是不会给身体健康带来危害的。目前,很多食品安全事件,是由于不按国家标准规定,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造成的,因此市民不必‘谈添色变’。

  ——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工程学院食品质量安全教学系主任杨志华

  为了让火锅底料更加鲜辣诱人,一些商家过量添加一种名为辣椒香精的食品添加剂;为了让花椒的颜色更加鲜艳,一些商贩超标使用着色添加剂。近日,记者在采访中又发现,为了让煮出得玉米更加香甜,一些商贩在煮制过程中加入了一种名为玉米香精的添加剂。

   【疑问】

  街头煮玉米为啥这么甜?

  近日,呼和浩特市读者李女士向本报反映,她发现,街头出售的煮玉米和自己家中煮的玉米不仅颜色不一样,而且自己怎么煮也不如外面卖的玉米香甜。

  连日来,记者走访了街头多个出售煮玉米和烤玉米的商贩。11月24日下午,记者在中山西路一个出售煮玉米的摊位附近观察了10分钟,看到一个大锅内煮着一些玉米,不时有顾客前来购买。记者问:“为什么你家的玉米这么香啊?”“这是水果玉米,特别甜,而且是当天现煮的。”摊主热情地介绍起来。当日,记者还在内蒙古医院、内蒙古师范大学附近采访了几位商贩,他们对煮玉米是否添加了香料一事都闭口不谈。“这玉米这么香甜,是不是添加了什么香料?”11月25日,记者在新建西街路边的一个商贩那里购买煮玉米时,和商贩聊了起来。“别家的我不敢说,但是我家的绝对没有添加。告诉你个秘诀,玉米从地上摘出来的时候如果当时不吃,就要煮好并且马上冻在冰箱里面,这样的玉米才不失原味,而且更加香甜。”商贩一边收钱一边说。

  【真相】

  一些商贩煮玉米添加香精

  “其实卖煮玉米的,都知道往锅里放玉米香精。玉米香精会让玉米保持玉米的香味和甜味,不管在锅内煮多长时间,玉米都不会馊掉,能卖更长的时间。”在呼和浩特市东瓦窑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经营调味料的朱先生道出了其中的奥秘。

  11月24日,记者来到呼和浩特市东瓦窑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在市场内一家正规专营食品添加剂的店铺内找到了一款名为“玉米香精”的添加剂,记者花了30元购买了一瓶。在购买的时候,销售人员并没有要求记者提供有效身份证件进行备案。销售人员告诉记者:“你是要卖煮玉米吗,这个玉米香精很好用的。”记者注意到瓶子上写着联洋香料玉米香精,其标注的使用范围是雪糕、饮品、烘焙食品等,参考用量为0.2%~0.4%。“一次放多少合适啊?”记者问销售人员。“瓶子上有标准的,你想放多少就放多少。根据你煮玉米的量,有的卖家一天就用完了一瓶。”销售人员这样说。

  11月26日上午,记者在一口煮玉米的锅内加入3滴玉米香精,另一口煮玉米的锅内没有添加。玉米煮了20分钟后,记者把玉米拿出来进行了对比,发现用正常程序煮出的玉米,颜色就是平时煮出的淡黄色;而加了3滴玉米香精的玉米颜色更黄些。记者分别试吃了两根用不同方式煮出的玉米,发现加了香精的玉米很甜,并且有着浓郁的玉米香味。

  记者联系了呼和浩特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香精属于添加剂而不是食品。目前国家对各类香精、色素等食品添加剂的用量有强制性标准,不是想加多少就加多少。但是,一些商贩为迎合顾客的口味,所放食品添加剂含量往往超标。”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奈曼版画受欢迎
在守护中传承
呼伦贝尔多地气温...
表彰爱民模范
供需见面会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严寒中的艰苦训练
疯狂的幼童选美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2011高考专题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