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着零下十几度的严寒,连续12个小时在没有任何遮拦的野外工作是什么滋味?12月1日下午,记者在位于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土贵乌拉镇境内的准兴重载高速公路施工现场,见到了这群“钢筋铁骨”的汉子。
当天,施工现场飘着雪花,气温达到零下14度,高大的钻机不时发出巨大的轰鸣声,施工人员正在进行设备基础的开挖和浇筑。来自河北的现场工程师王猛,一边盯着钻机,一边往记录本上记录着数据。他说,工作5年来,他第一次在这么冷的天气下连续工作12个小时。但是为了确保工程进度,让这条运煤通道按期通车,再苦也要坚持下去。
准兴重载高速公路项目是自治区规划的重点建设工程和自治区西部大开发重点项目,全长265公里,总投资估算近150亿元,起点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大路新区,终点为乌兰察布市兴和县团结村,建成后将成为内蒙古西煤东运的重要通道。项目由(香港)中国资源交通集团有限公司、首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兴建,其中,准兴重载高速公路项目乌兰察布段计划于2012年底全线通车。目前,3600多名施工人员冒着严寒奋战在施工现场,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加紧进行路面设备基础的开挖和浇筑。
由于工地都在荒郊野外,毫无遮挡,离最近的村子也有1至2公里距离,连个热水也喝不上,御寒成了一大问题。25岁的技术人员林安庆和同事们早早就穿上棉衣、棉裤、棉鞋,这两天更冷了,他们又在棉衣外面套上军大衣。林安庆说,衣物避寒只是一个方面,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支撑,或许是每位施工人员都时刻紧绷着“不能耽误工期”的弦,所以对寒冷就有了忍耐力。
内蒙古准兴重载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高志平告诉记者,很多工作人员自今年3月份进入施工现场以来就没回过家,甚至一天也没有休息过。“只要让这条运煤通道按期竣工通车,早日为自治区经济建设发挥作用,造福当地百姓,我们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高志平动情地说。(记者 戴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