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初,记者走进通辽市奈曼旗沙日浩来镇宝贝河嘎查一处野猪养殖基地,基地老板赵磊正在和饲养员一起给野猪调配营养午餐。随后的交谈中,我们惊讶地得知,大学毕业的赵磊养野猪前竟然是个年薪10万元的白领。
“看出来了吧,野猪比家猪顽皮得多,正是这种野性,才使它们的肉质更加美味可口。我从东北林区引进了长白山纯种野公猪、后备公猪,从黑龙江农科院引进33头繁育母猪和20头后备母猪,采取圈养加散放的方式养殖。养猪场里专门留有活动场地,合理安排散放养时间,保持野猪原有的自然习性,才能确保野猪的肉质纯正。”谈起野猪的习性,赵磊滔滔不绝。
2006年,赵磊从内蒙古工业大学毕业后,被呼和浩特市一家大企业聘为区域销售经理,年薪10万元。然而,2008年,他在众人不解的目光中辞去了这份高薪工作,回乡养起野猪。谈起这个选择的初衷,赵磊说:“家乡人不少还在靠天吃饭,很多剩余劳动力整天闲着没事做,我就想在家乡做点实事,干好了还可以带动乡亲们创业致富。”
然而,放弃城里的体面工作回家当农民,赵磊的决定遭到全家人的极力反对,但他硬是顶住压力,认准这条路执着地走了下去。
记者看到,赵磊的野猪场规模虽然不是很大,但管理却非常规范。赵磊的办公室里,特种畜禽养殖、特种畜禽销售等相关许可证一应俱全。他还聘请了专业兽医和饲养员,专门负责野猪的防免疫、饲养和管理工作,并实行人员定岗定责。
去年底,赵磊的野猪繁育基地野猪存栏515头,出栏销售额达60多万元。“别看现在干得有些模样了,过程很是艰难,咬了多少次牙才坚持下来。但这次创业带给我的收获非常大。”32岁的赵磊脸上透着坚定:“下一步,我准备建一家肉食加工厂,采取公司加基地加农户的模式,由基地提供种猪和饲养技术,带动乡亲们共同养殖野猪。”(记者 胡芳 实习记者 张健 通讯员 胡建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