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萨麦苏木,巴格那可是这里响当当的名人。牧民巴特尔说:“我们牧民离不开合作社,而合作社的顶梁柱就是巴格那。”
巴格那,地道的蒙古族汉子,名字的汉语意思是柱子。他是萨麦苏木满都拉图嘎查的嘎查长,也是草业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
合作社成立于2002年,66户成员占全嘎查总户数的54.5%,2010年,合作社固定资产达到114万元,实现纯收入51万元。
巴格那对记者介绍说,“棚圈、水源井、草牧场围栏等问题一直制约着牧民的增收,近年来,国家和自治区大力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沙源治理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给我们牧民很多优惠,去年,旗农业开发办投资144万元,我们合作社自筹26万元,建起了531平米的贮草棚,还购置了两台高密度捆草机。”
牧民格·吉日嘎拉补充介绍说,合作社带动嘎查的牧户以草定畜、少养精养,实施围栏封育、划区轮牧,嘎查草场植被高度、盖度及亩产草能力均有提高,今年嘎查85%以上牧户打草都在15万公斤以上。在去年的大雪灾中,合作社还拿出70万公斤青干草,以低于市场价0.2元的价格支援牧户,为牧户节约开支10万元,发挥了牧区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支牧作用。
一旁的巴格那接过话茬儿冲格·吉日嘎拉打趣说:“你是双重优惠啊,2009年的农业开发项目中你自己只拿了2万元,建起了100平方米的贮草棚、300平方米的暖棚,还安上了风光互补设备,再加上每年合作社的分红,咱嘎查你的日子过得好啊!”
巴格那告诉记者,2010年,合作社为嘎查240名适龄人口缴纳了牧区养老保险金18万元,为本嘎查全部牧户476人交纳牧区合作医疗基金1.4万元,奖励新考入大专以上的大学生及慰问贫困户2万元,除去正常的开销,20.72万元的纯利润全部为社员分红,人均增收1263元。(记者王国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