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兴安盟紧紧抓住国家、自治区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机遇,坚持总量扩张和结构升级并举,环境优化和政策扶持并重,中小企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在全盟实施“四个转变”的实践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截至2011年9月,全盟中小企业户数达到52992户,比去年同期提高11%。
提高服务质量,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环境也是生产力。没有一个好的发展环境,就不会有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近年来,为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兴安盟构筑了“三保姆”式的发展环境(领导环境、部门环境、干部环境),形成了“政企心连心,解困助发展”的良好氛围。为使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更优,2009年来我盟陆续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快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的意见》、《关于鼓励全民创业的若干规定》、《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重要支持性文件,成立了自上而下的行政审批中心,为中小企业提供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各类优质服务,进一步规范审批程序、优化了办事环境、提高了办事效率。坚持“非禁即入”的原则,在依法登记的前提下,对符合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中小企业放手发展。除国家明令禁止外,凡是允许国有和外资企业进入的投资领域,一律面向各类中小企业开放。认真贯彻国发[2009]36号、内政发[2009]66号文件精神,投资在3000万元以下的国家鼓励类项目下放给各旗县市,由旗县市发改委和经信委负责审批此类项目。清理整顿涉及中小企业收费,对国家取消和停止征收的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及自治区取消和清理的108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进行了进一步落实和检查。价格监督检查机构有针对性地开展了相关涉企收费单位的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予以及时纠正。盟经信委、金融办、工商联、金融机构等各部门经常深入企业调研解困、帮扶解难。
破解发展瓶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资本是企业的血液,良好的融资环境是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有鉴于此,各级职能部门包括金融系统积极动作,多措并举解决企业融资问题。近年来,兴安盟以金融座谈会、银企对接会、项目推介会等形式,促进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的合作对接,重点解决企业贷款难和银行难贷款的问题。今年1-10月,全盟银行业金融机构中小企业贷款余额达到49.6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2.99亿元,增长86.38%,当年新增15.73亿元,增长46.42%。与此同时,积极推进地方性金融机构建设。包商银行兴安盟分行成立后,截至2011年三季度末存款余额达82881万元,贷款余额达31146万元。积极争取有关金融机构发起设立村镇银行,内蒙古银行突泉县村镇银行、包商银行科尔沁村镇银行先后开业,开辟了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融资的新渠道。大力发展壮大小额贷款公司,2010年,兴安盟经自治区金融办批准开业的小额贷款公司达到了4家、分公司2家,注册资本总额达1.7亿元,当年累计投放贷款22477万元,已经成为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金融力量。加快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积极争取盟和旗县市财政增资扩股3000万元,使盟荣信投资担保中心的担保资金总额达5000万元;积极协调自治区元晟担保公司加大对盟鑫晟担保公司的倾斜支持力度,引进社会投资者大力发展融资性担保机构。目前,全盟担保机构总量已达到6家,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难问题。与此同时,我盟正在探索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奖励机制贷款风险补偿机制,以期鼓励金融机构放贷,降低投贷风险。
实施财税扶持,给力中小企业快速成长。兴安盟紧紧抓住国家和自治区加大对中小企业财税支持的历史机遇,积极争取政策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09年至2011年10月,全盟共争取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20751万元,投入到全盟316个企业中,有力的支持了中小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从2010年起,盟本级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旗县市财政每年各安排200万元,建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根据企业发展状况,重点用于中小企业贷款贴息、中小企业信用贷款担保公司资本金注入以及对财政贡献大、带动能力强、解决就业多的企业奖励。今后随着财政状况的好转,还将逐步加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的安排额度。认真落实税收扶持政策。对从事农畜产品初加工的企业免征企业所得税;对未新办农业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提供连锁经营、运输及生产、销售、技术、信息、融资等中介服务项目,5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中地方分享部分;对新办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等公共事业项目,5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中地方分享部分。对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中小企业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确有困难的,可按有关规定向省级地税部门提出减免税申请。
加强园区建设,夯实中小企业成长平台。近年来,兴安盟加大投资力度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依托园区载体平台强化招商工作,使工业园区成为中小企业健康成长的“摇篮”。截止目前,全盟在建工业园区达到七个,其中自治区级工业园区达到四个。工业园区管理机制正在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和规划编制向深度迈进,产业集聚和培育功能日趋完善。乌兰浩特工业经济开发区专门规划建设了中小企业园,目前正在推进中小企业园标准厂房和办公服务附属设施建设,已经完成三处中小企业标准厂房和综合配套服务楼的规划设计。该园目前已经入驻中小企业33家,使散落在市内的各类中小企业聚集在该园区,实现了设施共享,降低了运行成本。百吉纳工业园区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为中小企业入驻提供便捷的工商注册、税务登记、银行开户、规划选址、土地征用等全程服务,一批中小企业已经落户投产。科右前旗工业园区内已有华锐风电、中航虹波、上海艾郎、江苏雨润、鄂尔多斯15万吨无水葡萄糖、鄂尔多斯巨龙钢结构、沈阳晨威管业、鄂尔多斯高原杏仁露等25家非资源型中小企业入驻,入驻企业总投资近18亿元。于此同时,乌市浙商工业园、鄂尔多斯工业园两个园区建设完成了规划和选址等项工作,将为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打造新的平台。截止九月份,全盟工业园区基础设施累计投入19.374亿元,中小企业总户数达129户、工业总产值达到46.78亿元、销售收入40.45亿元,工业增加值15.63亿元、利润2.7亿元、上缴税金10.09亿元。(海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