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社会法制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高速公路拖车漫天要价,私人清障公司谁来监管?
内蒙古新闻网  12-02-13 10:05 打印本页 来源: 北方新报  
 

  规范价格:9座及以下小客车最高600元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针对部分地区清障施救服务收费不规范、部分单位和个人利用职权指定清障施救单位和个人拖车等问题,自治区发改委、纠风办、财政厅、交通厅、公安厅早在2008年11月17日就联合下发文件,对公路清障施救服务行为进行规范,使拖车收费有了明确的限价。

  文件中要求:9座及9座以下的小型客车,拖运一次最高收费600元;9座以上的大中型客车,拖运一次最高收费1000元;货车按照被拖车辆的车货总重量及行驶公里收费,每吨公里最高收费3元,拖动一次收费总额最高不超过5000元,拖车空驶不另收费;吊车吊运费按小时收取,每小时最高收费800元,往返作业地时间不另计费。上述收费标准为最高限价,事故和故障车辆车主同清障施救服务单位可以根据清障施救服务具体情况,在限价内协调确定收费金额。机动车能够自行驶离现场的,不得强制拖拽、牵引。

  私人公司不执行收费标准

  据了解,我区高速公路上目前进行清障服务的机构有3类,即交警部门、社会个人清障公司、内蒙古高路公司。根据2010年9月19日国家发改委和交通运输部文件规定:“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依法拖移违章停放车辆,属于行政执法行为,不得向当事人收取费用,也不得指定社会救援机构实施并收取费用。”同时,文件也规定,“在不影响高速公路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当事人也可以选择社会救援机构实施救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制指定救援机构,也不得妨碍和阻止当事人委托的机构进场服务。”但是,由于拖车的利润太高,致使私人公司想方设法去路上拖车。

  2月9日,自治区公安厅交警总队高速公路支队察素齐大队白云峰大队长告诉记者,察素齐大队管辖的高速路段有82公里,从呼和浩特市金山开发区至包头市萨拉齐出口,这段高速路内目前有一家社会清障救援公司,即包头市畅通清障救援有限公司。该公司负责人焦俊国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也有自治区发改委等五部门下发的收费标准,但是我的员工工资也挺高,我之所以收取的费用较高,也就是想多挣个几百块钱。”

  2011年2月份,本报记者曾对京藏高速公路集宁段的3家私人拖车公司进行过采访。采访中,几家公司负责人都知道自治区发改委等五部门下发的文件,但是却根本不执行收费标准。拖车费收取多少,还是他们自己说了算。

  12122:免费清障不针对小轿车

  当我们开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经常会看到高速公路两旁设置的“高速公路12122服务热线”指示牌。这是内蒙古高路公司为及时受理车主求助、随时指挥清障救援而专门开通的,以增强应急保障能力。

  据了解,内蒙古高路公司在原有28台清障车的基础上,于2009年年底专门投入2400万元购置了32台清障车,已全部配发到6个分公司41个路政中队,其中大型清障车54台、小型清障车6台。

  内蒙古路政执法监察总队高速公路支队相关负责人曾向记者介绍:“这些清障车全部配备2名专职驾驶员,确保清障车24小时值守待命;所有清障车全部安装了GPS管理系统,确保指挥中心对清障车能够准确掌控和指挥调度;所有清障车全部按照指定位置停放,确保清障车在接到指令后能以最快速度到达事故现场。此外,内蒙古高路公司还在8个重点治超点各配备了1台清障车,实行全天24小时值守待命,确保接到指令后5~10分钟内到达事故现场,实施免费就近移位清障;8个重点收费所各配备1台清障车,所有清障车全部免费清障。”

  2月10日,记者拨通了12122服务热线,咨询内容是“一辆小轿车在高速公路上出现单方事故,12122能否指派一辆免费清障车提供拖车服务?”对此,一位女客服人员说:“公司没有小型清障车,小轿车不能免费清障,免费清障只针对6轴以上的大货车。”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首届中国北方地区...
内蒙古青少年乒乓...
呼和浩特市将投用...
呼伦贝尔现零下45...
张灯结彩迎龙年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寒意未退桃花开放
节后返程高峰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2011高考专题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