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的张明辉(化名),目前正在内蒙古首家“阳光中途之家”接受社区矫正。2月15日早晨,他对记者说:“有这么个地方挺好的,有人关心,有心事还可以和帮教说,每天过得很充实!”
25岁的张明辉是个高大俊朗的小伙子。2007年12月17日,20岁的张明辉在巧报镇一家饭馆准备吃饭,一个男子过来向他借电话。因不认识,张明辉回绝了他。没成想,男子恼羞成怒,竟把张明辉打了一顿。一气之下,张明辉叫来了两个朋友,合伙把那名男子打成了重伤。2009年7月,张明辉被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从那之后,他成了一名社区矫正人员。
说起往事,张明辉后悔地说:“犯罪记录得跟我一辈子。如果当时我选择报警而不是报复,就不会有今天的局面了。”来到“阳光中途之家”,学完全部法律培训课程,他才知道自己是个法盲。“当时我应该打110,就是跑开也行啊,可我当时气得就想报复。”一时冲动,险些毁了自己的人生,张明辉说,“有了这个不光彩的经历,找工作真难。我问了好多家单位,都要无犯罪证明。前几天,有家单位招保安,一个月2000多元,朋友介绍我去,我很兴奋,结果也要无犯罪证明,我就像被泼了盆冷水一样。”而现在,通过司法所和村委会推介,张明辉正在一家小区当保安。
“有工作的感觉真好,能感觉到社会需要我,也能感觉到有人关心我,以后,有了积蓄,我打算和几个朋友做点买卖。”小张舒了口气。
延伸阅读:
据了解,呼市巧报镇目前有38名刑释解教人员,35名社区矫正人员。自从“阳光中途之家”开设以来,这些人员中没有一个再重新犯罪的,38名刑释解教人员均已找到了工作。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被帮教人员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缺乏专业技能,加之社会各界普遍对他们存在着歧视和偏见,导致他们回归社会后无业可就,无生活来源,极有可能重新走上犯罪道路。“阳光中途之家”对于这个特殊的人群,就像它的名字一样,无疑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幸福中转站。(记者 赛男 李海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