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自治区农牧业厅了解到,为落实中央和自治区一号文件精神,自治区农牧业厅将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切实抓好节水农业和建设型畜牧业,推进农牧业转型升级。
今年,我区在推进农牧业科技创新上,将以“科技进村入户、助力增产增收”为主题,重点推广农作物高产高效技术、畜牧业提质增效技术,全面推进已启动的玉米、马铃薯等10个产业体系的建设,推广5大作物5项核心技术5000万亩。在全区加大农牧业实用技术推广力度,组织动员1万名科技人员下乡,同时继续组织实施好农牧民“阳光工程”,安排培训10万人,确保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和农牧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有序推进。
我区在配合有关部门深入推进百亿斤粮食增产工程、“四个一千万亩”节水灌溉工程和“节水增粮”工程外,还将在全区范围内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特别是项目区大力推广和普及土壤培肥、有机质提升等新技术,在旱作农业区主推水肥一体化综合配套技术;在无水资源条件的旱作区,重点推广地膜覆盖、全膜覆盖、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等新技术,集中力量打造东部嫩江、西辽河流域和西部黄河流域两大粮食核心产区,千方百计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8000万亩以上,全区新增高效节水设施玉米、马铃薯200万亩,建设高产创建示范田300万亩,辐射带动增产5%以上,推动主要粮食作物增产。
加快发展建设型畜牧业,我区将启动“生态家庭牧场建设示范工程”,新建畜棚350万平方米以上,畜圈400万平方米以上,重点推动中等规模场户的改造和提升,通过“双百千万高产创建工程”进行品种改良,进一步提高畜产品品质和畜牧业经济效益。同时,利用草原补奖机制种草项目和国家“奶业振兴苜蓿发展行动”,在西部河套灌区、中南部敕勒川平原和中东部西辽河流域,重点抓好奶牛存栏万头以上旗县区优质苜蓿集中连片种植,奶牛养殖规模与苜蓿种植紧密结合,为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提供有力保障。(记者 王国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