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车想要进机场,必须得先到运管所办公室登记,管理越来越严格了,我们最近都不敢拼客了。”2月23日早8时许,在去往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的路上,呼和浩特市华苑出租汽车公司的一名张姓的哥告诉记者,“昨天,一个朋友看到管理办公室没人,拉客时没打计价器,后来还是被开了罚单,真搞不清楚管理人员是怎么知道的。”
在无人监视的情况下,机场管理所是如何得知出租车没打计价器的?带着这个疑问,记者来到管理所求证。出租车管理分局的张卫中副局长向记者道出了其中原委:“凡进入机场车道的车辆,视频监控都留存着具体资料。我们对出入车辆做了登记后,就可知道乘客要到什么地方。还可以运用GPS跟踪车辆的运行轨迹。通过分析数据,可以查出司机究竟收取了多少打车费。如果司机没有打计价表,或多收了车费,数据分析中都有显示。”
张卫中举例说:“从机场到内蒙古锦江国际大酒店,正常打表出租车费是30元左右。如果分析数据时显示的是10元、或50元,这都属于不正常范围。说明司机不是没打表,就是绕道。”
据了解,仅2月22日,出租车管理分局的执法人员通过对86例登记在册的出租车进行视频监控与GPS分析,发现有6例出租车没有使用计价器,相继下达了《违法行为通知书》。这6名出租车司机也承认了自己的违法行为。
“目前,白塔国际机场共装着8个摄像头,但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有的摄像不清晰,尤其在恶劣天气,更是难以辨别图像。有的设计时位置上有缺陷,造成监控死角。再就是机场在23点后就关灯,没有光线,摄像头抓拍不到图像。”出租车管理分局陈华副局长介绍,“目前,运管部门正计划在机场增设11个摄像头,其中包括4个可收缩、转换方向的云台,监控设备增设后,可对机场一楼候机厅外围的出租车停车区域进行全面监控,不留死角。监控设备还可与机场、公安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另外,还将积极协调机场,在出租车候车区增加夜间照明设备。”(记者刘春芳 通讯员白美玲)